商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学民解读《关于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农业强县部分
字号:
大 中 小



李学民,商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主任科员,商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男,汉族,1975年5月出生,大学学历,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主持县农业农村局全面工作。商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民解读《〈关于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农业强县部分》如下: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对照省委“十大创新”、市委“12项改革创新行动”、县委“1346”经济发展总体要求,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安全稳定为底线,以解放和发展数字科技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突破口,搭建平台载体培育全产业链“链主”主体和深度融合的百亿级加工产业集群,做强精深加工增强“接一连三”桥梁作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丰富乡村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推进“三区同建”促进产村融合,构建多样式利联机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努力实现农工、农商、农旅、产村、产服有机融合。
二、《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做大种养产业的基础上,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活第三产业,解放科技生产力、激发产业振兴内生活力、拓展多种农业功能,高质量培育过百亿级加工产业集群;通过壮大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多种类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样化新业态、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等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县。
在农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模经营、科技进步、现代营销、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服务、新型农民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的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向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良好、土地产出高效、传承农耕文明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商河特点的三产融合发展道路。
到2026年,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协调、企业效益有所上升、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带动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作用持续增强。
三、《规划》的主要举措
实施现代种业强县提升工程。鼓励良种企业牵头组建面向全国、国际的生物育种联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和联合攻关,积极抢占种业科技创新制高点,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产业化,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种业智慧仓储、加工、现代交易等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体系。完善提升国家农作物品种示范中心功能,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实施农业生产绿色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建设,培优地方特色品种,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强化质量、品质标准规程制定。推进科学用药,推广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分期分批淘汰高毒农药。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禁止企业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地膜,依法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引导加工企业立足生产经营实际,聚焦产品品质档次提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商河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逐年递增。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支持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提升,鼓励食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加大协同创新和技术推广,集中攻克一批引领性、突破性、复合型关键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化提升工程。创建省级休闲农业重点镇;创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培育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常态化举办农旅农事节庆主题活动、特色旅游节庆,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节庆文化活动。
实施农产品流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国商河农产品产业大数据交易中心和商河智慧农商城。建设省会经济圈的区域性农业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加强镇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对县级电商供应链云仓和商贸仓进行资源整合,依托“互联网+”和“双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加快发展物流运输、涉农服务业等产业,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政策,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实施乡村产业融合集聚化发展工程。鼓励在经济规模、科技含量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具有引领优势的企业突出主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服务、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推进产业化经营,增进融合,带动产业链前延后伸,挖掘各环节潜力,创新多种业态,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领军作用。
实施乡村产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一批立足田间地头、设施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紧密衔接市场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推进农机服务从粮棉油作物向特色作物、养殖业生产配套拓展,服务环节从耕种收为主向专业化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延伸。
解读机构:商河县农业农村局
具体联系人:张吉华
咨询电话:0531-84872215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