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1137012698888319M/2022-5223983
水资源
商政字〔2022〕13号
商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07-25
2022-07-25
有效

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商政字〔2022〕1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商河县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


商河县水务局

2022年6月


前 言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北起、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实施,优质资源北移,为商河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商河水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抢抓国家、省、市建设大水网的机遇,加快构建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务基础设施网络,助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编制了本规划。

规划紧扣济南市“供、排、蓄、引、治、保、工、管”系统治水要求,聚焦再造一个“新商河”、打造现代化新城市组团、建成现代化强县“三步走发展战略”,深入落实“一三四六”发展思路,结合县情实际,在水资源配置、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智慧水务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谋划。

本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规划重点项目以近期为主,远期县级水网建设项目根据省、市重大水网工程布局谋划。

一、水网基础

(一)基本水情。

1.水资源概况。商河县多年平均降雨量574.1毫米,年际年内降雨量不均匀。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355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9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0.4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0.79亿立方米(重复计算0.29亿立方米)。客水引水指标为1.32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指标0.72亿立方米、引河指标0.6亿立方米,预留引江指标0.1亿立方米。

2.河流水系。商河县地处黄河下游,位于黄河的北部,属于海河流域,主要骨干河流有17条,包括徒骇河、德惠新河2条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临商河、商中河、商东河、土马河、沙河、备战河等6条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改碱河、丰收河、付太沟等9条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

3.水务设施。商河县蓄水工程主要包括清源湖水库、丰源湖水库2座小型水库,设计总库容分别为953.5万立方米、721.5万立方米,配套清源、开源、丰源、清源水厂二期4座规模化水厂,日供水能力分别为2万吨、1万吨、2万吨、4万吨,开发区配套工业水厂1座,日供水能力为1万吨。全县现有规模化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为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4万吨;建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3座,为经济开发区方元污水处理厂、白桥大蒜园区污水处理厂、经济开发区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分别为1万吨、0.5万吨、0.15万吨。现有水闸73座、引水泵站26座、扬水泵站60座,引水工程(水闸)的供水能力4663万立方米、提水工程(泵站)的供水能力1337万立方米。

(二)面临的形势。

1.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是落实国家、省、市水网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2021年12月30日,水利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2022年1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提出了山东现代水网建设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建设布局、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从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等方面,对推进山东现代水网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为县级水网建设指明了方向。2022年6月2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提出“三轴四源连多点、五横十纵纳百川”的市级水网总体格局。商河县级水网是国家、省、市级水网的延伸,是打通水资源调配、防洪排涝、农田灌溉、农村水系生态的“最后一公里”,是构建国家、省、市骨干水网的基础通道和“毛细血管”。

2.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解决全县水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省会北起战略的实施,济南已经由“大明湖时代”跨入“黄河时代”,商河县要落实好在济南“千年一跨”所涉及空间规划、区域调整和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应该抓住现代水网建设机遇,解决商河县水安全问题。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城乡供水安全,通过蓄泄滞排保障防洪排涝安全,通过维持自然河湖水网的完整性保护河湖生态健康,从而推动实现水资源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匹配、防灾减灾能力与现代化灾害承受能力相匹配、水生态环境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相匹配,为筑造省会北起发展新高地,再造一个“新商河”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县基本形成了以黄河水为主,当地地表水、地下水为辅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主要河流重要河段基本达标,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河湖治理效果显著,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然而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我县仍然存在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以及水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1.供水结构较为单一,城乡供水能力有待提高。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等问题依然存在,用水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全县供水水源主要依靠黄河水,缺少备用水源,遭遇连续枯水年份抗风险能力较弱。长江水配套体系尚不健全,部分水源、水厂连通工程不完善,互备互用能力不足,城乡供水管网设施有待提升改造。

2.防灾减灾仍存在薄弱环节,防洪排涝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沙河、徒骇河故道、备战河、土马河等骨干河道部分建筑物标准偏低,防汛道路建设不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商河县城区内涝积水现象仍有发生,防洪排涝设施有待健全,应对突发重大风险预测预警体系仍需完善。

3.水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提升。目前商河县部分河段水体悬浮物较多,存在富营养化情况,整体水环境质量不高。农村末级渠系、坑塘存在淤塞干涸的现象。商河县住户分散,污水无法利用市政管网统一收集,当地水环境容易受到污染,进而影响农村人居环境。部分骨干河道两侧绿化率仍较低,尚未达到生态河道和水美乡村建设的要求。

4.水务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综合管理能力有待增强。随着水利改革的逐步深入,水务基础设施工程的大量建设,基层水务人才队伍匮乏,水资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水务综合管理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日趋凸显。水资源高效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形成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强大合力。

二、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深化济南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承接地、省城北起城市拓展的新空间、省会绿色生态和幸福民生的新样板‘四个定位’,紧扣济南市“供、排、蓄、引、治、保、工、管”系统治水要求,聚焦再造一个“新商河”、打造现代化新城市组团、建成现代化强县“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力抓好民生水务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供水、防洪除涝、水系生态和智慧水务四大能力,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畅通、调控有序”的商河现代水网,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商河,奋力谱写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新篇章贡献水务力量。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水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防洪、供水、水生态改善等问题,不断提高现代水网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促进水网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水为纲,量水而行。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维护河湖健康,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

(三)系统谋划,科学论证。坚持系统化、协同化、绿色化、智能化定位,统筹水资源配置、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等功能,加强各类水工程协同调度和不同层级水网协调衔接,实现全县水网“一张图”。科学论证工程任务规模及设计标准,优化工程总体布局。推动传统水利与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进水务工程建设和运维数字化升级,提升水网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四)深化改革,创新驱动。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水务发展的动力,坚持政府主导、两手发力,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大力推进现代水网数字化、调度智能化、监测预警自动化建设,促进实体水网与数字水网相融合,提升现代水网科技和智慧化水平。

(五)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进一步健全完善水法治体系,依法加强河湖监督管理和水资源水环境管控,强化规划对涉水活动的指引约束作用,有效协调涉水利益,规范水事行为,不断提高水务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提高水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水资源节约和优化配置水平明显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智慧水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

(一)节水供水。建成一批重要连通调水工程、水源工程,现代供水水网体系和多水源保障格局进一步完善,新增水源调蓄能力0.13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100%,水资源节约水平和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全县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92亿立方米以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

(二)防洪除涝。基本建立以河道、堤防、水塘为构架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商河县骨干河道达到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三)水生态保护。实现水环境风险有效防控,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土保持率达到98.7%。加大地下水压采力度,完成深层承压水的全部压减任务。结合环保部门“治污水”重点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国省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市级考核任务要求。

(四)改革创新。初步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智慧水务体系,水网调度管理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务治理机制。

到2035年,“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商河现代水网基本建成,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完善,防洪保安工程基本达标,水生态环境美丽健康,水网智能化调控基本实现,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表1  商河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2035年

1

新增水源调蓄能力

亿立方米

-

0.13

0.23

2

用水总量控制

亿立方米

1.86

1.92[≤]

2.0[≤ ]

3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43

50[≥ ]

65[≥]

4

城乡供水一体化率

%

100

[100]

[100]

5

水土保持率

%

98.62

98.7

98.7

注:1. 指标带[]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累计数。

2. 新增调蓄能力是指新建水库、水库增容、水库供水能力提升、河道拦蓄等水源工程 

增加的调蓄能力。

3.用水总量控制、水土保持率等指标以济南市批准下达目标为准。

五、总体布局

规划秉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整体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供水保障、防洪排水体系为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调控为手段,统筹供水保障、防洪排水、水系生态、智慧水务,形成“八纵九横、百渠千塘、一水一带”的总体布局,打造“多源互补、丰枯调剂、保障应急、生态涵养”的商河县现代水网,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商河提供坚实保障。

“八纵九横”,八纵是指临商河、引黄输水渠、丰源河、商中河、改碱河、商东河、丰收河、芦兰河8条纵贯商河的主要河道;九横是指德惠新河、沙河、备战河、张佑干沟、清水干沟、土马河、付太沟、徒骇河故道、徒骇河等9条横贯商河的主要河道,是全县灌、排、蓄一体的骨干主动脉。

“百渠千塘”,是指与骨干河道互联互通的117条镇街主要支流、770多处较大坑塘,平原调蓄水库,以及城区三纵四横五环多点的沟渠、调蓄湖等,共同构成水网的毛细血管和重要调蓄节点。

“一水一带”,是指根据河道特点,打造“一河一风景,一水一风光”的水系风景带,构建河廊辉映、人水和谐的特色水生态体系。

规划统筹发展和安全、存量和增量,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建设高质量的商河现代化水网为基础,考虑各专业领域的协同性,全力推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强化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加强智慧水务建设、推动现代水务管理高质量发展”五项主要任务。

六、主要任务

(一)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节约用水和供水保障能力。

根据商河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总体要求,按照“节水优先、总量控制”的原则,统筹考虑本地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引调水等各类水源,努力破解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构建“节约集约、多源互补、有效保障”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构建以引黄、引河工程为骨架,以临商河、商中河、商东河、丰收河、大沙河等河道为活水脉络,以清源湖水库、丰源湖水库为水源支撑,现有机井为应急水源保障的“蓄泄兼筹、丰枯调剂、余缺互补”的水资源调配格局,增强水资源结构互联性和功能互济性,基本实现水资源保障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协调统一。

1.水源工程。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充分挖掘现有水源调蓄工程供水潜力,加强雨洪水资源利用,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统筹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规划,谋划论证新建鲁北平原水库,调引长江水,有效拦蓄利用上游及区域雨洪水。按照《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山东省海河流域综合规划》《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推进徒骇河黄桥拦河闸工程建设,在徒骇河营子闸与樊桥闸之间新建拦河闸一座,提升汛期尾水拦蓄能力,拦蓄水量约1200万立方米。规划储备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对已停采且具备供水能力的地下水源地加强管护,在遭遇特大干旱或突发水安全事件时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实施雨洪水利用工程,利用农村沟渠、坑塘建设雨水调蓄利用设施。

2.重点引调水工程。与国家、省级骨干水网加强衔接,适时启动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太平水库至商河清源湖、丰源湖等水库调水工程。实施邢家渡引黄总干渠清淤治理工程,对引黄总干渠及二级沉砂池清淤治理。

3.城乡供水工程。继续推进清源水厂二期工程,确保尽早投入使用,新增日供水能力4万吨;推进城区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新建配套、改造提升城区供水主管网及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实施城区供水水表智能化改造,实现城区供水远程管理,提升城区供水水平;继续推进农村供水提质工程,对部分二级管网和漏损率较高的部分村内管网进行改造,加密压力、水质监测点,持续提升农村供水质量;结合产业园区生产建设发展情况,谋划推进开发区工业水厂扩建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为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4.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研究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相关规划、项目建设布局和取水许可等水资源论证。严格规范水资源开发秩序,确保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以管控指标为约束,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布局和用水规模,明确区域农业、工业、生活、河道外生态环境等水资源利用边界线,引导各行业合理控制用水量。科学划定水资源管理分区,制定差别化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日常监督,建立激励奖惩机制。

(2)加强各行业各领域节水。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因水制宜,分区推进,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和用水效益。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完善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加强生产用水管理。加快企业和园区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加强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降低供水管网漏损。

(3)健全节水长效机制。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成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协同的节水工作机制,激发节水内生动力。完善节水监督机制,落实节水目标责任。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将节水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内容,向全民普及节水知识;建立完善节水教育基地,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

专栏一 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内容

01 水源工程

实施水源工程建设,谋划论证新建鲁北平原水库,调引长江水,有效拦蓄利用上游及区域雨洪水;推进徒骇河黄桥拦河闸工程建设,在徒骇河营子闸与樊桥闸之间新建拦河闸一座,提升汛期尾水拦蓄能力;规划储备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对已停采且具备供水能力的地下水源地加强管护;实施雨洪水利用工程,利用农村沟渠、坑塘建设雨水调蓄利用设施。

02 重点引调水工程

与国家、省级骨干水网加强衔接,适时启动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太平水库至商河清源湖、丰源湖等水库调水工程。实施邢家渡引黄总干渠清淤治理工程,对引黄总干渠及二级沉砂池清淤治理。

03 城乡供水工程

继续推进清源水厂二期工程,确保尽早投入使用;推进城区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新建配套、改造提升城区供水主管网及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实施城区供水水表智能化改造,实现城区供水远程管理,提升城区供水水平;继续推进农村供水提质工程,对部分二级管网和漏损率较高的部分村内管网进行改造,加密压力、水质监测点,持续提升农村供水质量;结合产业园区生产建设发展情况,谋划推进开发区工业水厂建设,日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为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04 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研究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相关规划、项目建设布局和取水许可等水资源论证;加强各行业各领域节水,通过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强化工业节水减排、加强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健全节水长效机制,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成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二)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按照“消隐患、提标准、控风险”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加强河道整治、水库除险等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1.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沙河故道、徒骇河故道、备战河、土马河、改碱河、清水干沟、张佑干沟、临商河、丰收河、丰源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新改建(维修)建筑物、防汛路建设、河道疏浚扩宽等工程内容,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有效抵抗洪涝风险。实施重点支流沟渠清淤治理工程,对重点支流沟渠实施清淤治理,推进桥闸等建筑物维修改造,提升排涝能力。

2.水库、水闸动态化除险加固。建立常态化除险加固机制,定期开展水库、水闸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完善管理设施和工程监测设施,加强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和日常维修养护。按照省水利厅统一部署,实施小型水库高程联测、水位库容曲线测绘和雨量、水位自动监测设施建设,构建水库基础信息数据库、数字化管理及防洪调度系统。

3.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坚持防御外洪与治理内涝并重,逐步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通过实施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改造、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设施、设置雨水直排口等措施,推进雨水源头减排,增强地面渗水能力。实施商河县城区内涝综合治理项目,对城区主要道路、雨排水管道及附属雨水收集口、雨水检查井进行清淤治理,对城区河道长青河进行清淤治理、改建灌排泵站,对城区河段环城沟闸、丰收闸进行提升改造。对城市排水渠道进行改造,新建、改建5处雨洪调蓄湖,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4.提高洪水风险防控能力。按照“预警及时、反应迅速、转移快捷、避险有效”的目标要求,对低洼区域、河道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和密度,加强预警设备管护,提高基层防汛指挥决策能力;持续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编制完善各级各类防汛减灾预案,重点抓好基层单位防汛减灾预案编制。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的组织指挥体系,加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加大防洪减灾知识普及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抗御风险灾害的能力。

专栏二 洪涝灾害防御主要内容

01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沙河故道、徒骇河故道、备战河、土马河、改碱河、清水干沟、张佑干沟、临商河、丰收河、丰源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新改建(维修)建筑物、防汛路建设、河道疏浚扩宽等工程内容,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有效抵抗洪涝风险;实施重点支流沟渠清淤治理工程。对重点支流沟渠实施清淤治理,推进桥闸等建筑物维修改造,提升排涝能力。

02 水库、水闸动态化除险加固

建立常态化除险加固机制,定期开展水库、水闸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完善管理设施和工程监测设施,加强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和日常维修养护。按照省水利厅统一部署,实施小型水库高程联测、水位库容曲线测绘和雨量、水位自动监测设施建设,构建水库基础信息数据库、数字化管理及防洪调度系统。

03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实施商河县城区内涝综合治理项目,对城区主要道路、雨排水管道及附属雨水收集口、雨水检查井进行清淤治理,对城区河道长青河进行清淤治理、改建灌排泵站,对城区河段环城沟闸、丰收闸进行提升改造。对城市排水渠道进行改造,新建、改建5处雨洪调蓄湖,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04 提高洪水风险防控能力

编制完善各级各类防汛减灾预案,重点抓好基层单位防汛减灾预案编制。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的组织指挥体系,加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加大防洪减灾知识普及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抗御风险灾害的能力。

(三)强化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持开展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调节河湖生态节律,构建河湖生态廊道,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的空间管控,避免过度开发、侵占河湖空间,打造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风景带,全面实施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修复,提升水生态、打造水景观。

1.河湖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实施美丽河湖建设工程,对重点河道实施生态提升工程,栽植河流防护林带,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造“水网相通、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幸福河湖。加快推进县属骨干河道水文化与水景观建设工程,对骨干河道流经的12个镇街进行景点打造,规划沿河道种植景观绿化,建设健身娱乐小广场、景观节点。

2.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为核心,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不断提升监督管理和综合防治效果。实施清源湖水库、丰源湖水库饮用水源地及沙河故道、徒骇河故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提升重点区段水土保持能力。

3.地下水超采治理。规范地下水开发利用行为,根据国家、省市安排部署,适时开展地下水超采区重新划定工作,及时调整制定地下水超采综合整治方案。加快推进实施商河县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高效节水提升工程、雨洪资源拦蓄利用和机井封停等工程,加大超采区保护力度。

4.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针对商河县现状农村水系存在的突出问题,规划实施商中河上游干流生态廊道工程,改造商中河南河头涵闸至新兴闸段生态护岸,新建西岸防汛路、休闲步道、生态景观节点,实施农村水系整治提升连通等工程,建设水美乡村。

5.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完善老城区及城中村等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更新修复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改造,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规划实施商河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居民小区雨污水分流改造、污水管网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水环境质量。

专栏三 水生态保护治理主要内容

01 河湖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

实施美丽河湖建设工程,对重点河道实施生态提升工程,栽植河流防护林带;加快推进县属骨干河道水文化与水景观建设工程,对骨干河道流经的12个镇街进行景点打造,规划沿河道种植景观绿化,建设健身娱乐小广场、景观节点。

02 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实施清源湖水库、丰源湖水库饮用水源地及沙河故道、徒骇河故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提升重点区段水土保持能力。

03 地下水超采治理

加快推进实施商河县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高效节水提升工程、雨洪资源拦蓄利用和机井封停等工程,加大超采区保护力度。

04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规划实施商中河上游干流生态廊道工程,商中河南河头涵闸至新兴闸段改造生态护岸,新建西岸防汛路、休闲步道、生态景观节点,实施农村水系整治提升连通等工程,建设水美乡村。

05 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

完善老城区及城中村等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更新修复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改造,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规划实施商河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居民小区雨污水分流改造、污水管网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水环境质量。

(四)加强智慧水务建设,提升数字化智慧化调控能力

在智慧化方面,遵循“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原则,在现有智慧水务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水务一张图“三维化”,建设重点河湖精细三维模型以及重点工程BIM模型,与智慧县城建设相衔接,持续推进各项水务基础监测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各项应用业务,打造水务智能业务应用平台和管理平台。

1.开展商中河流域数字孪生试点。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感知基础与信息资源,以数字孪生为基础,与流域防洪管理相结合,建立数字孪生数据及模型集成与可视化表达方法,构建智慧流域孪生体,在空间地理数据、三维模型数据、物联网数据融合交互的基础上,满足“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的智慧防洪应用需求。基于数字孪生提供的算据、算法、算力“三算”支撑,在供水保障、防洪排水、水系生态等涉水重点工作领域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

2.完善智慧水务平台。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根基,以数字孪生平台为主干,以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打造以水资源管理与调配、防洪排涝为主,集城乡供水、农业节水、水旱灾害防御、污水处理、河湖长制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水务系统平台。

专栏四 智慧水务建设主要内容

01 开展商中河流域数字孪生试点

基于数字孪生提供的算据、算法、算力“三算”支撑,在供水保障、防洪排水、水系生态等涉水重点工作领域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

02 完善智慧水务平台

构建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根基,以数字孪生平台为主干,以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打造以水资源管理与调配、防洪排涝为主,集城乡供水、农业节水、水资源管理、水旱灾害防御、污水处理、河湖长制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水务系统平台。

(五)推进商河县现代水务管理高质量发展

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安全保障需求,结合山东省和济南市现代化水网建设要求,统筹推动水网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适应新时代水利发展形势,全面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制度健全、机制灵活、运行高效、智能精细”的水网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水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1.推进安全发展。以供水保障、防洪排水、水系生态、智慧水务等风险防控为重点,在水网体系建设过程中,统一安全策略、管理与防御标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在水网运行维护体系建设方面,健全运行维护机构,落实运行维护经费,完善运行维护技术手段。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共享相关标准规范编制、修编。提升水网监测、监控及预警能力,加强区域水网监督与保护,推进水网安全发展。

2.推动绿色发展。强化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充分考虑流域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水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因地制宜对已建设水网工程实施生态化改造,加强水网生态调度,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水生生物多样性。

3.统筹融合发展。强化县级水网与省、市级水网的互联互通。依托省级、市级跨流域调水骨干工程,完善商河县相关配套工程,加强洪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水资源调配和供水保障能力,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增强河湖水动力。

4.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水网建设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建设管理模式,在加大政府投资基础上,支持社会资本采取股权合作等方式参与水网建设运营。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加速高新技术对传统水利的改造升级,在防汛抗旱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应用重点突破;以节水技术和水资源保护为重点,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深刻认识现代水网建设对保障区域水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作配合,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合力推进商河现代水网建设。要加强对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监督,适时开展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分析实施效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加快前期工作。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的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扎实推进规划内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超前谋划、统筹推进,高标准开展规划设计,严格按程序组织审查审批,按计划推进项目实施。

(三)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现代水网建设项目与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统筹和精准对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体制,逐步构建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水务投融资体系。

(四)加强科技支撑。积极开展水网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水网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建设施工、联合调度等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水平。加快水务科技人才队伍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提高重大水务工程智能化管理和决策水平。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