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议题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2023年,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机制,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为主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县市场监管局在县政府第47次常务会上就2023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了专题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升政治站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研究部署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县食药安委2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与专题会议安排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工作,建立健全我县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完善跨部门同级信息通报和反馈制度,组织开展部门专项联合行动7次,实现全链条、全过程闭环式监管。
(二)突出工作重点,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强化源头监管,推动绿色化标准化生产,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加强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对山东商河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进行逐点逐仓全面清查,库存粮食质量监测覆盖比例达到100%。二是聚焦关键环节,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18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872户次,建立健全128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商电子档案,对全县1398家餐饮单位进行风险分级,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和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完成率达到100%,全力保障“一老一小”的食品安全。三是完善机制,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一是强化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管,组织全县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现已完成90%的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达标。二是夯实药械化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目前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393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232例、化妆品不良反应75例。三是强化医疗器械监管,着手打击异地经营、私设仓库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网络销售监测违法线索。
(三)强化风险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科学制定抽检计划,加大监督抽检力度,2023年各级各类食品抽检3711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100%;制定《商河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会商制度》,分析研判风险隐患。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查处食品药品及化妆品违法案件329件,罚没收入348.46万元。
(四)创新监管举措,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坚持严格奖惩。完善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 2023年上榜“红榜”单位139家,曝光“黑榜”单位78家。二是开展跨部门监管。在中小学校食堂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试点,列入全市跨部门综合监管“揭榜挂帅”重点改革试点任务。三是推进药品经营单位网格化监管。对辖区内258家药品零售企业实现年度全覆盖,对全县药店赋予专属二维码,实现“二维码一扫,信息全知道”。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县食品药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小作坊、小餐饮、小超市、食品摊点等食品经营单位硬件设施不完善,经营者、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药店从业人员重经营、轻管理,法律意识不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还需加大;现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较少,实施从源头到餐桌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精细化监管面临较大困难。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坚持全程最严监管,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二是建立药械化监管长效监管机制,持续推进分类分级监管和网格化监管工作,提升监管能力;三是持续推进社会共治,继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药品消费环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