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滨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度教学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本学年,学校教学工作将紧密围绕县教体局的“育名师、创名校、铸名牌”工程开展工作,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课堂教学领导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品读国学经典,厚植爱国情怀”全员阅读活动、《商河县新任职教师三年培养发展工程规划实施方案》为引领,按照《商河县滨河实验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课堂教学领导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商河县滨河实验学校首批校级名师、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遴选推荐工作方案》《商河县滨河实验学校“品读国学经典,厚植爱国情怀”全员阅读活动实施方案》《新教师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我县“育名师、创名校、铸名牌”工程深入实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参照标准,着力提升校长课堂教学领导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构建基础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坚持素养导向。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规范、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坚持科学施教。依据国家课程标准,遵循学习规律,把握学科本质,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差异,引导教师设计、组织与实施合理有效的学习及教研活动。
三、主要工作计划和教学活动
1.校长、业务校长学习掌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3)》,建立学习笔记,每月提交1份学习心得体会。
2.校长、业务校长、业务中层学习掌握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书写学习笔记,每月提交1份学习心得体会。
3.每月开展1次“我的新课标观”活动,谈学习感受,阐述对新课标的理解与认识。
4.10月底、5月初,分学科开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课例观摩、听评课等活动,将课标理念、目标、要求有效应用于学科教学。校级领导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公开课活动,业务中层每学期至少参加2次公开课活动。通过全程参与磨课、讲课、评课等,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带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5.校长、业务校长、业务中层每周不定期巡课1次,每学期至少全覆盖巡课一次,有巡课记录,并形成不少于2000字的巡课报告。
6.修订学校听评课制度,学校领导要在全覆盖巡课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校长、业务校长每学期针对性听评课不少于10节,业务中层每学期针对性听评课不少于20节,及时点评反馈并写出书面评语。
7.继续开展X+1一课一研活动,指导各学科组做好年度工作计划、3-5年发展规划。校长、分管校长、业务中层每学期参加校本教研或集体备课不少于6次,并及时就学科教研活动情况进行有效反馈。
8.丰富教研形式。打破单一以集体备课为主的教研方式,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组内教研、校际教研、区域联合教研、跨学科教研、跨学段教研、线上教研、专题教研、成果展示、听评课、观摩课、主题讲座、汇报演讲等多种教研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和创造力。
9.改进集体备课。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方案,丰富备课内容。集体备课不应局限于某一课时或教案、作业等的设计,更要聚焦关键问题、学科专题进行集体研究,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备一得,每备必得。重点关注学生在写字、阅读、计算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10.每学期定期召开学校教科研工作推进会,让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化、成果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校领导班子、业务中层要积极引领、推动一线教师教科研工作,想办法、拿措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1.加强新教师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教师三年培养方案,加强培养过程管理,要有措施、有督导、有评价;指导新教师做好三年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新教师培训培养成长档案,一师一案,全面追踪新教师成长。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