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字号:
大 中 小



一、综合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注2)1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24.0:39.6:36.4调整为24.0:38.6:37.4。人均生产总值31176元,下降10.3%。
就业局势整体稳定。全年共计培训3029人,共为3686人次发放失业金39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0个;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229人;为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89万元;为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63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065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控制在市要求的4%以内。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常住人口58.0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1.62%,比上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5.5亿元。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04.7万亩。其中粮食178.3万亩,增长1.6%,全年粮食总产74.2万吨,增长2.3%,粮食单产416.1公斤/亩,增长0.8%;蔬菜23.2万亩,下降6.5%,蔬菜总产量92.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1.3万亩,棉花总产0.1万吨。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全县完成新造林2.03万亩,其中经济林0.12万亩;新建林带15.1万米。全县育苗面积3.05万亩,各种设施花卉种植面积达46.9万平方米,林业产业产值达到19.8亿元,初步形成以“红掌、蝴蝶兰、多肉、水培栽植”为代表的四大特色花卉产业集群。
畜牧业生产形势平稳。2018年全县猪存栏33.0万头、牛存栏3.2万头、羊存栏16.3万头、家禽存栏为442.5万只;猪出栏57.8万头、牛出栏2.1万头、羊出栏25.6万头、家禽出栏为1131.0万只。肉类总产量7.7万吨,禽蛋产量达到4.6万吨,奶类产量达到13.1万吨。
表1 2018年主要农牧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总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万吨 | 74.2 | 2.3 |
夏粮 | 万吨 | 36.0 | 3.3 |
秋粮 | 万吨 | 38.1 | 1.5 |
蔬菜 | 万吨 | 92.8 | 0.0 |
肉类 | 万吨 | 7.7 | -14.4 |
猪牛羊肉 | 万吨 | 6.1 | -18.4 |
禽肉 | 万吨 | 1.7 | 1.5 |
禽蛋 | 万吨 | 4.6 | 6.8 |
奶类 | 万吨 | 13.1 | 26.4 |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4%。农用拖拉机拥有量12075台,其中,大型及以上拖拉机511台;拖拉机配套农具21303台,其中,与58.8千瓦及以上拖拉机配套9394部;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232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2008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2046台。机耕作业面积为53.9千公顷,增长0.5%;机播面积为118.5千公顷,增长9.5%,机收作业面积118.5千公顷,增长0.7%。
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充分发挥我县区位、花博会平台、温泉资源等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农民增收。2018年末我县有“三品一标”农产品265个,新增115个;无公害农产品243个,新增111个;农业龙头企业57个,新增7个;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84个,新增10个。
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水平。乡村振兴“1+1+5+N”框架基本确立。商河入选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商河花卉入选济南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玉皇庙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贾庄镇入选全省特色产业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全省美丽宜居小镇,郑路镇入选全省森林乡镇,龙桑寺镇入选全省美丽宜居小镇,刘集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全县累计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9个,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佰泽·泉韵乡里田园综合体开园迎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规范使用和闲散地回收利用工作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启动实施,蒜苔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成功,乡村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三、工业、建筑业
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0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1.6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2.0亿元,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4亿元,累计实现利税5.3亿元,累计实现利润2.9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提升。2018年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5.4亿元,增长18.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纱8.8万吨,增长11.6%;小麦粉4.8万吨,下降27.7%;服装894万件,下降39.2%;日用玻璃制品7.3万吨,增长2.4%;饲料17.8万吨,下降16.2%;鲜、冷藏肉8.1万吨,增长7.0%;水泥1.8万吨,下降97.6%;商品混凝土65.2万立方米,增长0.5%。(附表2)。
表2 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纱 | 万吨 | 8.8 | 11.6 |
小麦粉 | 万吨 | 4.8 | -27.7 |
服装 | 万件 | 894 | -39.2 |
日用玻璃制品 | 万吨 | 7.3 | 2.4 |
饲料 | 万吨 | 17.8 | -16.2 |
鲜、冷藏肉 | 万吨 | 8.1 | 7.0 |
水泥 | 万吨 | 1.8 | -97.6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65.2 | 0.5 |
建筑业平稳发展。2018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2.8亿元,下降1.9%。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6家,完成总产值9.8亿元,增长20.6%;实现利税1.0亿元,增长11.5%;房屋施工面积72.1万平方米,增长6.0%。
四、服务业
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2018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37.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服务业加速发展。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增长16.7%。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8.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9.9%;教育业增长1.5%;物业管理业增长20.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0.2%。
邮政通信业快速增长。2018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7867万元,增长19.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6万户,下降18.1%;移动电话用户47.8万户,增长26.5%;全县登记注册的互联网业务用户12.9万户,增长61.2%。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2018年改建县乡村公路25公里,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373公里,全县948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柏油路。机动车保有量129416辆,其中,大型车2952辆,小型车95447辆。年末全县拥有载客汽车277辆,载货汽车2292辆;客运量42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019万人公里。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201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幅15.4%。
房地产业投资销售运行良好。全年4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共完成投资22.2亿元,增长10.4%。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340.1万平方米,增长54.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86.9万平方米,增长54.6%。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20.8万平方米,下降5.7%。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58.3万平方米,下降2.5%。其中期房销售面积50.1万平方米,下降14.1%;商品房销售额32.0亿元,增长10.3%。其中期房销售额27.9亿元,下降0.4%。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201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亿元,增长7.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1.5亿元,下降27.7%。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7.7亿元,下降27.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0.2亿元,下降13.6%。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个,成交额4.4亿元。全年网络零售额6.2亿元,增长62.7%。
进出口贸易持续向好,利用外资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0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6.7亿元,增长2.3%,进口2.3亿元,增长38.6%;合同利用外资6.3亿元,增长215.8%,实际利用外资5.0亿元,增长2773.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2018年全县地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7.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3亿元,增长22.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9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0亿元,增长17.8%。其中,教育支出8.0亿元,增长7.7%;城乡社区支出7.9亿元,增长46.9%;农林水支出6.6亿元,增长1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亿元,增长11.2%。
金融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截止2018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01.5亿元,比年初增长9.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4.1亿元,比年初增长14.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3.4亿元,比年初增长10.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8.3亿元,比年初增长12.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45.0亿元,比年初增长6.7%。
保险业健康发展。2018年实现保费收入48062万元,增长34.0%。其中,农业保费收入1838万元,下降8.1%。寿险保费收入30188万元,增长13.3%。支付各种赔款及给付33098万元,增长17.2%,其中:人身保险支出23202万元,增长5.3%。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稳步发展。全年实施各类科研计划81项。全县专利申请43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7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60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8件。专利授权32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6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41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8年末各类在校学生总计8.93万人,其中:职业高中在校生0.30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0.91万人,初中在校生1.88万人,小学在校生4.1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0.01万人。年末专任教师5836人,其中:职业高中126人,特殊教育学校35人,教师进修学校62人,普通高中643人,初中1397人,小学2524人,幼儿园1049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48594户。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强化。2018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61处。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处,镇卫生院1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村卫生室346处。卫生从业人员22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19人,乡村医生716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举办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象棋、钓鱼等各项比赛及全民健身宣讲报告会等大型群众活动和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共计30余次。荣获2018年济南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初中组羽毛球比赛团体冠军。2018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2人、一级7人、二级86人、三级150人,商河县教育体育局教体局被山东省体育局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8年全年销售体育彩票8184万元,目前全县在售网点42个,有效网点39个。
九、城市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推进城乡融合,建设美丽家园。2018年,城乡融合明显加快。县城框架逐步拉开。完成棚改5136套,其中货币化安置1172套、实物安置3964套;翻建银河路,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改造商中路建筑立面,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商业综合体开工建设,旧城更新不断加快。南城区清水湖公园建成使用,北纬37°温泉悠养小镇温泉MALL、市民服务中心开工建设;西城区10个村庄、2245户完成拆迁,道路管网、河道绿廊等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文化艺术旅游小镇等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新区开发破题起势。投资6.4亿元的外环线一期项目建成通车,济滨城际铁路、通用机场等项目顺利推进,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年末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5%,建成区绿地率4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68平方米。城区路灯5144盏;全年拆除违法违章建设267.98万平方米,城市总体形象发生重大变化。
环保治理力度空前。2018年不断更新环保监测手段,推进智慧环保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由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作为“环保管家”全方位为政府、园区及企业提供一站式环保托管服务,并在经济开发区、玉皇庙镇、贾庄镇、孙集镇试运行;顺利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被省水利厅表彰为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成为全市首个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正式获得原环保部国家级生态县命名,6项指标达到创建标准要求,创建完成指标已由年初的22项增加到28项;经过各级各部门不懈努力,全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227天,占总天数62.2%;重度以上污染11天,比上年减少7天。蓝天白云逐渐不再是奢望,一增一减带给了广大市民实实在在的环境获得感。
社会治安秩序良好。2018年刑事案件立案181起;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64起;全县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363起,查处490起,调解149起。
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人数4人,造成各项经济损失597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2人;火灾事故188起。接警道路交通事故4744起,死亡事故56起,死亡56人,伤415人,连续四年未发生较大交通事故,在全市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中位列第一。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均衡增长。2018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642745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3.26:100。全县人口出生率14.27‰;人口死亡率7.61‰,人口自然增长率6.66‰。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18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0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2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5元,增长7.8%。
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2018年末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6万人,增加0.4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2万人,增加0.2万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万人,增加0.1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万人,增加0.3万人。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6万人、4.6万人,分别增加0.4万人、1.2万人。连续14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企业离退休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2543元,比上年提高101元。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达到月人均616元,增长3.2%,共有城镇低保对象719人,农村低保对象16166人。
社会救助事业稳定发展。审核救助孤儿76名,发放救助金100万元;为1180名低保八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年发放补贴158万元;为符合条件的10290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1024万元。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72人。为435户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767万元。为6127名优抚对象及时足额发放抚补助金1920万元。农村特困人员(五保对象)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406元。举办康复工作者培训班2期,培训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者120人(次);举办残疾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残疾人786人。
注:
1、2018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商河统计年鉴——2019》为准。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计算。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