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凝心聚力打造商贸强县的提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城市建设框架拉开,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短板加速补齐,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大力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逐步构建起普惠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畅通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形成便捷的“生活圈”、繁荣的“商业圈”,把商河打造成一座富强之城、活力之城。
一是健全商贸流通网络,打通县城商业配送大动脉。改造提升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补齐商河县商业基础设施短板,支持龙头商贸流通企业、大型连锁商贸流通企业下沉农村,以乡镇为重点,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等,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科学布局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推进家家悦智慧物流园项目投产,提升冷链物流智慧化建设,打造精细化物流服务,科学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国内领先水准物流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济南周边的物流配送能力,为畅通城市动脉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二是完善消费基础设施,打造商河都会地标。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将商务部门纳入城市规划委员会。根据城区规模,一核多心建设商业综合体,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以爱琴海购物公园为依托,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用餐、文化、社交于一体的商河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核心一站式地标都会生活圈。以中润时代广场、银桥商业综合体、水木清华商业综合体等为区域中心,以幸福湖社区、嘉源社区、公园社区等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为基础,高标准打造具有商河特色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改善县城消费环境,提升商业档次和水平。打造高端家居类市场。加快红星美凯龙家居MALL、欧亚达家居广场等家居类市场建设进度,不断拓展家居高端消费市场。建设北纬37°温泉小镇商业街等具有商河特色的商业街,完善配套旅游设施,融入商河元素,突出我县特色文化底蕴。
三是改善人居消费发展环境,提高我县居民生活品质。推进民生商业均衡发展,围绕打造15分钟便民商圈,提升社区便民服务水平,优化商圈业态布局。推进室内副食品市场的发展。在新建居住区或旧城改造中,将室内副食品市场(菜市场)用房列为社区公益配套建设。目前,全县新建居民小区已配建室内副食品市场(菜市场)30个(城区26个,乡镇4个),其中已交付5个,开业运营2个。推动专业市场发展。依托各镇街特色农产品资源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各镇街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工作,规划建设彩虹社区邻里中心、郑路镇智能便民农贸市场、玉港精品瓜果批发市场、商河农潮市集农贸市场,并对商南农贸市场和富东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
四是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递,建立健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商贸流通体系。整合全县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的供销、交通、农业、邮政等资源,筛选优质农业生产资料、名特优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商品,丰富平台的产品种类,并通过村站以及原有的邮政、益农社等渠道,支持本地大型流通企业开展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直销直供等业务,建立本地化、连锁化、信息化的商品流通网络,构建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拓宽镇村末端物流服务覆盖区域,保障工业品下乡网络畅通。积极开展“农批零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发展直供直销。依托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选取各镇街优质农副产品进行集中展示,探索产品电商特色化、品牌化的新途径,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快递到家。
五是找准商河城市定位,全面融入济南“北起”发展新格局。培育消费新载体,壮大消费新动能,释放消费新潜力,在把济南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程中,打造消费商圈、拓宽消费供给渠道、培育消费新热点、塑消费新品牌、提升交通通达度等举措,提升全县餐饮、旅游、康养等行业标准化水平,鼓励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做大做强本地品牌,积极引进国内外商业品牌首店,鼓励符合条件的名优特产积极申报老字号,鼓励商河本地大中型酒店申报“钻石酒家”、“绿色饭店”,培育名牌、名店、名街、名吃、名品六大工程,推动实现再造一个“新商河”近期目标、打造省会现代化新城市组团阶段性目标、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县远期目标。
商河县商务服务中心
2022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