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商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会议精神为指引,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精致蔬菜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这一中心工作,抓好菜篮子项目实施、蔬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和安全生产,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工作成效显著,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我们以绿色安全、提质增效、稳产保供为目标,按照“争取项目促工作,强化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扛牢蔬菜稳产保供责任,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抓牢蔬菜安全生产,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我县及省会济南市的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们对上争取到菜篮子项目和蔬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投资总额预计9352万元,项目建成后全年将新增设施蔬菜面积约1000亩,新增产能1万吨以上。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2万亩,产量约110万吨,圆满完成2024年度市对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下达的“菜篮子稳产保供”的考核指标“蔬菜面积、产量均不低于前三年平均数的98%”的目标任务,规模、产量与效益实现稳步增长,蔬菜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抓好“菜篮子”项目建设,蔬菜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全市“项目深化年”目标要求,我们坚持项目引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推进高效特色农业项目、蔬菜保供园区项目及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今年,我们重点发展高效设施蔬菜、专业化生产食用菌菌种菌包和食用菌生产园区建设。一是实施省高效特色农业(设施提升)项目,共计4个,总投资额6350万元(其中上级政策扶持资金2600万元),旨在打造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目前盛槐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建的高标准蔬菜设施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山东沐格农业有限公司承建的食用菌种生产基地项目现已基本建成,济南金沙绿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开始动工建设,济南集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担的高效特色农业项目,现正做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预计11月份开始动工,2025年底全部建成投产;二是实施济南市蔬菜保供园区项目,共5个,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500万元),现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项目验收。
(二)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今年,按照全县“质效提升年”工作要求,为做好蔬菜延链补链强链,我们聚焦食品储藏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申报省厅下达的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我县的孙集镇四季丰预制菜生产加工、白桥镇冷链存储加工两项目成功入选项目建设名单,总投资达到3002万元,待省厅审批后实施。两项目建成后年增存储加工各类蔬菜1.3万吨,实现年营收1.15亿元,年利润2800万元,直接带动1400农户就业,发挥项目企业联农带农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另外,我们发挥部门服务职能,积极做好玉皇香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乡村振兴政策扶持资金)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500万,规划建设占地60亩、30个高标准爱尔兰出菇棚,现已基本建成即将投产,预计下半年建成后新增鲜香菇360吨,年产鲜香菇900吨;二期计划投资1800万元,规划建造占地400余亩、608个菇棚。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鲜香菇3600吨,年营收3600万元,实现利润540万元,打造成为我县最大的食用菌(香菇)现代化生产基地。
(三)组织举办蔬菜技术培训和观摩交流会,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3月6日和7日,分别举办全市设施蔬菜规模化基地建设现场观摩会暨2024年蔬菜产业工作会、全市设施蔬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观摩交流会暨垄上行活动,交流学习设施农业建设经验,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推动我市蔬菜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8月22日,我们组织各镇街农技人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蔬菜种植大户等100余人,举办设施蔬菜安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邀请我县权威蔬菜专家分别就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日光温室黄瓜高效种植、新型棚膜分光膜应用及设施蔬菜土壤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授课,达到提高菜农生产管理水平、推进全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目的。
(四)深入开展技术指导和产销衔接全方位服务,加快产业现代化步伐。一是利用“商河蔬菜”微信工作群每周发布15条春季蔬菜先进实用技术及供求信息,共计发布200余条,下发“全县蔬菜冬春季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指导蔬菜产区做好春季防灾减灾和稳产保供工作。二是我县组织召开省市主管部门主持的蔬菜市场形势联合调研会,分析当前和今后全省蔬菜产销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和堵点,为畅通蔬菜产销渠道、促进产业质效提升出谋划策,提出针对性工作举措,指导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在示范推广优质、抗病、高产的蔬菜新品种的同时,大力推广先进的蔬菜栽培技术,如大型的现代蔬菜设施建造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集约化现代温室蔬菜育苗技术、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农业物联网智慧化管理技术等,提高蔬菜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蔬菜提质增效。
(五)多措并举抓蔬菜安全生产,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一是我们组成督导检查工作组,结合生产实际,深入到各镇街设施蔬菜园区、生产基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大检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形成“全县蔬菜生产安全问题清单”,印发“蔬菜安全生产明白纸”2000余份,指导全县蔬菜安全生产;二是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园区企业为检查重点,要求他们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对照问题清单,逐条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做到自查自纠,立查立改,逐一销号,落实蔬菜生产各项安全措施,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我县蔬菜安全生产、充足供应。
(六)发挥农产品协会职能,推动蔬菜初加工产品进入高端市场。近期,我们发挥县农产品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我县蔬菜初加工企业如济南四季丰和处于停产状态的济南中央厨房,与济南家家悦、大润发等知名大型商超企业对接,推动我县优质蔬菜加工产品进入大型商超,打入中高端市场,打通优质蔬菜品牌、蔬菜供应链与高端销售市场的连接渠道,通过强强联合,进一步拉长蔬菜产业链,增强蔬菜供应链,提升产业价值链,实现蔬菜全产业链质效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土地流转难、自筹资金难及县级财政资金拨付难,导致我县争取到的菜篮子项目出现落地难和项目资金拨付不到位的问题,造成项目延迟,影响项目顺利验收。
三、2025年打算
(一)思路目标。按照2025年“转型升级年”目标要求,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精致蔬菜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这一中心工作,坚持绿色安全、高质高效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稳产保供为目标,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以项目为抓手,争取项目促工作,强化服务促发展,全力抓好“菜篮子”重点项目实施,加快现代蔬菜科技推广应用,稳步扩面提质增效,打造园区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蔬菜园区,促进蔬菜稳产保供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县蔬菜产业化水平,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重点任务。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着力抓好现代高效特色农业、蔬菜全产业链、菜篮子直通车等“菜篮子”项目建设,加快蔬菜新品种和绿色科技推广应用,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素质,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完成2025年度市对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下达的“菜篮子稳产保供”的考核指标,规模、产量与效益实现稳步增长。
(三)工作措施
1.积极对上争取菜篮子建设项目。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主动联系上级农业主管部门,争取更多的现代高效农业、蔬菜全产业链、菜篮子直通车等“菜篮子”项目落地我县,让政策资金壮大项目,增强项目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蔬菜提质升级、产业化发展,增强蔬菜稳产保供能力。争取2025年度省级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落地我县。
2.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成既定年度建设任务。一是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共5个:位于金沙绿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投资750万元的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2025年底完成;位于孙集镇高效农业产业园的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尽早开工建设,2025年底全部建成;位于沙河镇金沙绿港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2500万元的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完成招投标后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底建成;位于国家(商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600万元的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食用菌)项目,筹措建设资金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购进安装数字化设备,2025年底建成投产。二是实施“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白桥镇蔬菜冷藏加工项目于2025年完成上级部门验收,孙集镇预制菜项目加快建设,2025年完成厂房建设,购进果蔬加工设备,2026年全部建成投产。三是对上争取批复由中易农业科技发展(山东)有限公司承担、投资2500万元的2025年度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落地实施。
3.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服务。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继续推行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项目服务模式,全力组织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细化、量化各项目任务指标,持续推进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指导已批复待建的项目尽早动工,盯紧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建设质量、项目进度,坚持旬调度、月督导,突出问题导向,协调各种资源,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目有序推进,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
4.开展蔬菜技术指导服务。按照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蔬菜产业发展要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技术培训、田间指导、蔬菜产销衔接等全方位服务,提高生产主体科技素质,加快绿色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菜篮子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致富。
(四)意见建议。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按时足额拨付项目建设补助资金,争取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有效缓解承担主体的资金压力,确保不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验收。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