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商河县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13701260042113824/2025-6627795
县科技局
2025-01-21

商河县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科技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县“一三四六”工作思路,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深入实施科技“链”“新”行动,强化主体培育,赋能产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有力推动全县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政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县科技局领导班子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持续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夯实政治理论学习基础,推动思想政治建设走深走实。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落实政治责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二是深学细悟抓学习。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发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对标对表中找准方向、明确思路,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把学习成果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到科技工作中。今年以来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第一议题”学习21次,形成科技工作调研报告3篇。三是凝心聚力促发展。按照全县“质效提升年”任务要求,紧密结合职能职责,建立工作台账,着力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激活人才创新动能,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力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科创工作提质增效。

二、聚焦科技主责主业,推动创新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县科技局领导班子紧盯问题短板,标本兼治、系统施策,充分发挥聚焦一切创新要素的职能作用,锚定目标不放松,笃行实干促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

(一)实施项目引领,夯实企业发展根基。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及时掌握政策信息,积极争取扶持资金。2024年,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2781.5万元。科学布局前瞻性技术研发,全力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截至目前,10个项目获批省级立项、7个项目获批市级立项。其中,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乡村绿洲(山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申报项目分别入选2024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获得200万元资助资金。

(二)加强扶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成立科技创新企业服务队,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积极提升企业创新自觉,今年以来累计培训和服务企业500多家(次),截至2024年3月10日关网,全县规上企业填报研发费用共计6.02亿元,较2022年填报总数增长20.4%(认定数为3.48亿元,同比增加0.68亿元、增长24.3%,增幅位居全市各区县前列、排名同考核单元第1名)。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积极做好创新主体培育,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批59家、已公示4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9家;1-11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2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56.7%,较年初提高10.7个百分点。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联合金融部门,为43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创企业新增授信4.6亿元,新增放贷3.9亿元。推进省级财政科技股权投资项目改革,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和项目建设。“天润和工程有限公司生物法制备1.3丙二醇”项目成为全市3个“拨投结合”项目之一,已顺利通过项目公示和尽职调查,获得财政拨款、股权融资共计1000万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深化协同创新,催生企业发展动能。着眼企业需求,全面搭建高校院所与企业交流沟通桥梁,今年以来,与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9家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围绕全县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有机结合,截至目前,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9项。不断加大对外科技合作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技术合同认定备案登记95项,合同成交额3.38亿元;新增山东省科技成果登记4项,累计达13项;新增纳入山东省重大科技成果库管理的科技成果7项,累计达10项。

(四)打造科技人才平台,助力发展提质增效。加强科创人才引育,全年共申报市级以上人才项目60项,其中国家级人才项目26项,层报科技部6项,申报数量、质量均实现大幅提升。1名人选被认定为省级人才,3名人选被认定为市级人才。今年以来,在省科技特派员系统新增备案人员6人,总量达到51人,其中8人获得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优秀等次。深挖平台潜力,科技创新平台认定备案取得新进展,新认定备案乡村绿洲、水之革等济南市重点实验室2家,全县总量达到10家;新认定山东柘木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德丰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济南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2家,全县总量达到9家。截至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5.2%。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作风素质进一步夯实

县科技局班子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全局干部职工作风素质进一步夯实。

(一)从严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压实。一是从严抓思想政治建设。局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二是从严抓责任落实。坚决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督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把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分管业务工作摆在同等位置,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同分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三是从严抓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教育全体干部职工学党纪明规矩强党性,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二)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加强。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把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认真梳理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风险点,制定《县科技局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切实筑牢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安全防线。二是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制度,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规范党费收缴使用,严格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当先锋。三是注重抓细抓早抓小。注重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充分用好第一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醒教育,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综合运用好第二、第三种形态,同时坚决不放松第四种形态。   

(三)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改进。一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由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形成会议纪要并报派驻纪检监察组备案。2024年,共报告“三重一大”事项6次。认真做好聘请党外代表人士担任特约监督人员工作,4名党外人士受聘担任监督员,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促进各项决策准确高效。二是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情况作为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来抓,按照县委办《关于开展作风建设提质效活动的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深入纠“四风”树新风,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邀请媒体记者深度参与全县科技工作进程,切实增强科技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全年参加县政协专题协商调研活动3次,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科技创新工作1次,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县科技局活动20余次。三是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在培养干部工作中,从严管理、从严培养,坚持天天教育、激励精神、严格约束、压实担子,干部队伍尤其是青年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大幅度提高。2名同志完成职称晋级,1名同志在省级征文中获奖。坚持严管就是厚爱,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全覆盖”、“走亲戚”家访等制度,全面摸排风险隐患,及时提醒。今年以来,无违纪违法问题和责任事故发生。

四、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县科技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部署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紧盯医药化工、低空经济、地热、电梯、电镀、食品加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激光智能制造等“八个产业链条”,持续开展科技“链”“新”行动,在“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蓝链”串起产业发展聚能环。

一是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引领产业能级跃升。加速新型研发机构培育计划,实施“一链一院”行动,针对链主企业需求,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引导骨干企业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资本等各方力量,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引领医药化工、激光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加强对上争取,再建一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

二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壮大产业发展主力军。开展企业研发“清零”专项行动,尽快实现“八个产业链条”领域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研发投入占比高、复合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核心硬科技的“三高一核心”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开展链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精准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三是强化创新人才团队引育,引领科技教育产业协同发展。引导企业同高校院所广泛开展科技合作,牵头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深入实施国家、省市重点人才推选工程,以产业链企业为重点,深入摸底排查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和人才,帮助企业引育优质科技人才,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双螺旋”上升。

四是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创新成果产业供给。在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着力打造更多“政策链条”“政策组合”。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讲解读,让各类创新主体全面了解政策,充分享受政策,激发创新动力。借助山东科技大市场集聚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的优势,提高技术合同登记率,推动科技成果变现。

      商河县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docx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县科技局

119

信息发布总数

5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