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商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商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11370126004211163R/2024-6552494
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4-02-05

【政策文件】商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商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商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以体育智以体育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 的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的通知》(济政办字〔2022〕56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以实施育名师创名校、铸名牌工程为总抓手,形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独特性、稳定性等内在特征和风格的学校体育新样态,全面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坚持以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2025年,学校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体育教师配备场地器材建设问题得到进解决。到2035年,基本建立具有商河特色的多样化、现代化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为全力打造市内流、省内领先、全国有位的商河教育品牌贡献体育力量。 

    二、主要措施 

    )全面实施体育教学改革 

    1.适当增加体育课时。优化学校课程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比例,切实保障体育课时。统筹安排学校体育课,因校制宜,多种形式逐步增加体育课时,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不少于1.5小时,其中中等强度及以上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全县各中小学制定并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监督学生每天校外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幼儿园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继续强化学生军事训练,按要求保障军训课时,保证军训质量。(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人武部;本部分以下任务均需各镇街政府落实,不再逐列出) 

    2.探索改革创新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运动兴趣和终身锻炼习惯为导向,开展线上线下、室内室外体育教学研究。 因校制宜设立丰富系统的体育课程或体育活动项目,全面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2项运动技能(跳绳+球类),提升教学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采取与社会力量合作等形式尽早开设游泳教学,培养孩子游泳技能,力争让每名有游泳兴趣爱好且适宜游泳的学生掌握游泳技能。(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二)全面实施师资队伍提升 

    3.着力配齐配强体育师资。进步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力量,县招聘教师时每年划出定比例用于招聘体育教师,且不得安排体育教师转岗、混岗,已转岗、混岗的恢复原岗位。进步推动以政府购买服务聘用社会优秀教练员兼职等方式,逐步解决体育教师短缺问题,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求,根据全县需求和各学校存在的教师结构性问题,科学合理确定岗位招聘条件,压实招聘责任。按规定做好相应经费保障。(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着力提升体育师资素质。根据教师培训工作安排,分级分类轮训体育教师,加强新任体育教师培训。举办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优质课比赛等活动。十四五期间启动体育名师培养工程,遴选培养县级体育名师建立体育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中心组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体育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5.着力保障体育教师待遇。各学校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体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体质健康测试、课后训练课外活动、大课间指导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将长期带专业运动队训练、比赛、活动担任县级以上活动裁判员及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的体育教师在晋升职称和评优选先时,按照定比例折算成班主任工作量。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参加教育体育部门组织的体育赛事成绩、基本功比赛成绩视同体育教师教学成果,在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评定、职务 职称晋升评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保证体育在全县教学成果评定中占有定比例。落实相关文件规定,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运动服装和体育装备。(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全面实施体育品牌创建 

    6.创建县级体育项目示范学校。落实《商河县校园体育项目特色示范学校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学校创建“一”“一校多品体育特色项目,对示范校实行定期评估考核动态管理。 结合我县特色,因校制宜开展田径、球类、武术花样跳绳、类等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十四五期间,在全县范围内选树10所以上县级体育项目示范学校。(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7.着力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在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创建基础 上,探索建立优秀体育人才招生、训练、培养“一条龙体系, 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升学通道,鼓励高中学校每年按定比例 招收体育特长生。积极发现体育苗子,向上级专业运动队输送 优秀运动员。(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8.着力健全体育竞赛体系。科学设置全县学生体育赛事,完善县级、校级、班级三级体育竞赛体系,鼓励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贯通小学、初中高中联赛机制, 每年至少举办1届县级学生运动会、五项以上单项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2次全员参与的以田径为主的综合型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周固定天为学校比赛日,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周赛月赛、季赛,力争达到周周有比赛,人人都参与。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力争校校有队,项项有队,规范课余训练,完善校内竞赛体系。(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四)全面实施体育评价改革 

    9.完善体育评价考核。将体育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示范校建和学校开展其他体育工作情况等作为教育督导考评的重要内容。学校不认真履行体育工作职责,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和近视率上升,列入对学校考核“一票否决项之,减少当年学校 教师县级评优评先名额,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五)全面实施体育设施达标 

    10.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学校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完善体育工作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鼓励吸引社会捐赠,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学校体育工作资金。(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财政局)

    11.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因校制宜,以配齐用好满足体育教学需求的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为目标,新建学校按照标准配套建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达标的学校通过改造共享等措施满足 学校体育教学需求;小规模学校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体育设施,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牵头部门: 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 

    三、工作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总体谋划,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政策、经费和条 件保障。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发展机制。教育和体育部门负责履行主管部门职责,牵头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深化体教融合;宣传财政编制、人社审计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各负其职,结合教育发展需求做好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建设等各项保障工作;妇联共青团等单位动员和组织学生及其家庭成员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为家长和学生 体育锻炼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落实制度保障。各相关部门要研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根据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将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工作日程,以创新学生游泳教育为突破口,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学生游泳教育普及工作。各学校要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好教学训练评价等工作。健全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完善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

    (三)做好宣传引导。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积极推广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体育家庭作业、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社区运动会等方式,推进学校、家庭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将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纳入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青少年社区体育活动,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重视和参与学校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商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字〔2022〕56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以实施育名师创名校、铸名牌工程为总抓手,形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独特性、稳定性等内在特征和风格的学校美育新样态,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水平,坚持以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学校美育协调发展,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2025年,学校美育评价体系基本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问题得到进步解决,根据全市统部署,艺术科目考核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到2035年,基本形成具有商河特色的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美育体系。为全力打造市内流、省内领、全国有位的商河教育品牌贡献美育力量。 

    二、主要措施 

    )全面实施美育教学改革 

    1.落实美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相结合。美育教育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渗透于幼儿园日活动中;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按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重要载体,小学每周不少于4节,初中每周不少于2节;普通高中艺术课程累计不少于108节;中职学校艺术类必修课程累计不少于72节。多形式多渠道帮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艺术特长。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艺术教学全过程,围绕教会、 勤练常展,探索艺术课程教学新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美育教学研究,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2.丰富美育课程设置与推动学科美育融合相结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围绕课程目标,开设以艺术课程为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美育课程。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活动。中小学校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基础上,开设舞蹈、戏剧、影视、手工、剪纸等美育课程。鼓励挖掘鼓乡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域文化优势,开发地方和校本美育特色课程。鼓励学校到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纪念 馆等场所开展现场教学。鼓励探索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促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动教育有机融合。(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文化和旅游局) 

    (二)全面实施师资队伍提升 

    3.着力配齐配强美育师资。进步配齐配强中小学美育教师力量,县招聘教师时每年划出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且不得安排美育教师转岗、混岗,已转岗、混岗的恢复原岗位。进步推动以政府购买服务聘用优秀文艺工作者兼职等方式,逐步解决美育教师短缺问题,满足学校美育教学需求。根据全县需求 和各学校存在的教师结构性问题,科学合理确定岗位招聘条件,压实招聘责任。按规定做好相应经费保障。(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文化和旅游局) 

    4.着力提升美育师资素质。根据教师培训工作安排,分级分类轮训美育教师,加强新任美育教师培训。举办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优质课比赛等活动。十四五期间启动美育名师培养工程,遴选培养县级美育名师建立美育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中心组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美育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5.着力保障美育教师待遇。各学校完善美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加展演等计入工作量。将长期带专业团队训练、比赛、活动担任县级以上活动(指导编排、评委)和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的美育教师在晋升职称和评优选先时,按照定比例折算成班主任工作量。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展演成绩、基本功展示成绩视同美育教师教学成果,在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评定、职务职称晋升评审效工资内部分配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保证美育在全县教学成果评定中占有定比例。(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全面实施美育品牌建设 

    6.开展县级美育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出台《商河县美育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学校创建“一“一校多品美育特色项目,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全县中小学校美育工作水平。十四五期间,在全县范围内选树10所以上县级美育特色示范学校。(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7.着力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在美育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基础上,探索建立优秀美育人才招生、训练、培养“一条龙体系, 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升学通道,鼓励高中学校每年按定比例招收美育特长生。积极发现艺术苗子,定向培养。(牵头部门: 县教育和体育局) 

    8.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生艺术团。鼓励学校因校制宜组建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团。艺术团应配备指导教师、必要的活动器材和场地,落实活动经费,保障排练演出、学习等活动开展。十四期间,全县重点培育建设合唱团、舞蹈团、乐团、戏剧社团、美术社团、艺术实践工作坊、鼓子秧歌等高水平中小学生艺术团。(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 

    9.着力健全美育活动体系。科学设置全县学生美育活动赛事等,完善县级、校级、班级三级展演体系,鼓励各类美育展演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每年至少举办1届县级综合艺术专项展演活动,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全员参与的综 合型艺术展演或艺术节。定期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各项艺术展示活动。力争达到项项有展演,人人都参与(牵头部门: 县教育和体育局) 

    (四)全面实施美育评价改革 

    10.着力强化美育考核评价。将美育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各项美育活动学生掌握艺术特长、示范校创建和学校开展其他美育工作情况等作为教育督导考评的重要内容。(牵头部门: 县教育和体育局) 

    (五)全面实施美育设施达标 

    11.着力增加美育经费投入。学校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完善美育工作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美育工作,鼓励吸引社会捐赠,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学校美育工作资金。各学校根据需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美育工作。(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财政局) 

    12.着力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因校制宜,以配齐用好满足美育教学需求的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为目标,新建学校按照标准配套建设学校美育场地设施,不达标的学校通过改造共享等措施满足学校美育教学需求;小规模学校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美育设施,将开展美育活动作为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鼓励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学校提供普惠性美育课后服务。(牵头部门: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文化和旅游局) 

    三、工作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将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文化社 会发展规划,做好学校美育改革的政策、经费和条件保障。教育部门负责履行主管部门职责,牵头推进学校美育改革;财政编制人社发改、自然资源、文旅等部门各负其职,结合教育发展需求做好学校美育师资场地建设、社会参与等各项保障工作;妇共青团等单位动员和组织学生及其家庭成员开展美育活动。 

    (二)落实制度保障。各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强化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根据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学校美育办学条件。 

    (三)做好宣传引导。加大学校美育工作宣传力度,做好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美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宣传学校美育工作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县教育和体育局

880

信息发布总数

14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