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内容详情

商河县城市管理局对商河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040022号关于“发展县城地摊经济”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28

代表提案者

陈进瑞

会议届次

商河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发展县城地摊经济”提案的答复

建议提案编号

11040022

承办单位

县城市管理局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5-07-18

办理类型

A

答复内容

 陈进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县城地摊经济的提案》(第22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促进“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我局坚持“服务民生”与“规范管理”并重原则,着力构建“精准服务、科学疏导、柔性管理、长效保障”的工作格局,具体措施如下:

(一)精准建档与科学规划并行,奠定有序发展根基。 我局以商西路与文昌街交汇处“晨曦摊区”便民助农驿站作为试点,推出“一摊一档”精细化管理制度,为有意向长期经营的商户建立专属档案,详细记录身份信息、经营类型、时段位置、家庭状况及历史记录等,变模糊管理为精准服务。在此基础上,强化双向沟通,通过恳谈会、走访等形式,既宣传法规政策,也充分听取商户核心诉求。同时,协调相关企业、单位,共商共治,在未来广场及中润时代广场开放2处夜市,兴隆街开放1处夜市,后期,将依据档案信息和调研结果,科学规划布局经营区域,重点选择在步行街、公园广场、大型社区附近等非主干道、非敏感区域,严格避开交通要道、学校医院周边等敏感区域,确保通道畅通、安全有序,从源头规避无序占道。

(二)分类疏导与规范引导并重,畅通合法经营渠道。 为切实解决流动经营者“安身之所”,我局推出“便民摊位证”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摊主,经申请审核,发放专属证件,赋予其在指定疏导点或便民市场内合法经营的“身份证”,提供稳定预期。疏导过程注重精准匹配,结合商户经营类型(如早餐、果蔬、百货)及居住区域,引导其“就近入驻”最匹配的疏导点或市场,例如早餐摊优先引导至居民区早市,果蔬摊引导至农贸市场专区,最大限度方便经营者与消费者,实现便民与市容双赢。对于类似未来广场夜市等集中外摆项目,我局主动靠前服务,围绕业态布局、摊位设置、运营时间、安全间距、垃圾处理等核心要素提供“定制化”规范意见,确保项目既繁荣有序,又符合城市管理标准。

(三)柔性执法与长效共治并举,守护规范繁荣成果。 秩序维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局深化“721”工作法,践行“三度”执法模式,日常管理中,依托网格化、错时巡查等机制加强执法巡查。对持证商户在划定区域外的初次占道,以耐心劝导、协助改正为主,并记录入档;对再次违规,在劝导同时启动警示程序,约谈并明确后果;对屡劝不改、第三次违规且拒不改正者,依法依规处罚并收回摊位证,暂停其申请资格。这种模式既体现执法“温度”,给予改正机会,也彰显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秩序。同时,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推出“自治联盟”模式,引导、协调经营者建立自治联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通过圆桌会议等机制,与经营者保持常态化沟通,动态评估调整管理服务措施,确保持续繁荣与秩序井然。

发展地摊经济是惠民生、促消费、稳就业的重要举措。我局将积极履行职责,以“温暖服务+精细管理”为理念,通过精准施策、科学疏导、柔性管理和长效共治,有效释放地摊经济活力,实现便民利民、促进就业、繁荣经济与维护优美市容环境的多重目标,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复函已经张昊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委员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商河县城市管理局 

2025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