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城市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2024年以来,商河县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县“质效提升年”和“1346”工作思路,着力推动“五个转变”,即:城市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城市管理区域由主城区主次干道为主向包括城郊和支路街巷全城管理转变、城市管理模式由传统化向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变、城市管理监督由部门考核为主向舆情监督评价为主转变、城市管理手段由政府行政管理向共治共享转变,城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秩序、为民办实事等各方面取得全面提升。在2024年上半年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工作中,我县位列同序列第5位,被评为优秀等次。
一、统筹专项行动实施,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统筹开展精细化专项行动。按照《济南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总体方案》(济城管委发[2023]5号)工作部署,统筹城管、住建、交通、水务、环保等5部门,推进停车便民服务、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物业服务提升、城市水域净化、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养护、城市园林绿化提升、公共卫生间便民服务、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等16个专项行动。推动水务部门整改涉河湖问题300余处,交通部门维修养护道路病害治理120余处,住建部门解决各类小区问题400余件、51个小区推广使用“鼓乡e家”智慧物业平台、推进8个老旧小区绿化提升、补植道路绿篱2000余平、花灌木700余株,环保部门联合开展执法监管18次,严查夜间施工噪声排放扰民。
二是持续强化城市环境保洁质量。城区道路保洁作业质量稳定,城区53条主次干道“人工巡回捡拾+机械化清扫”联合作业模式不断深入,卫生死角得到清除。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全县生活垃圾每日清运量300吨,做到日产日清,实现垃圾“零填埋”,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截止10月底已处理垃圾18万吨,发电6331万度。全力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集中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7月份部署开展“扫街行动”,针对县城区、城郊接合部的卫生死角认真进行排查,及时清理大面积垃圾堆放点10处,清理垃圾2000余方。扬尘污染治理开展联合执法检查41次,立案查处违规渣土运输污染案件26件、工地扬尘案件8件,有力维护了良好环境。
三是有效提升城市容貌品质。城市道路路灯设施定时巡查管护,确保城区功能照明和景观亮化的正常运行,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故障处理及时率100%;随着季节变化调整亮灯时长,科学调配亮灯功率,最大限度进行优化节约。加强三条支路街巷治理工作,随巡查、随发现、随整治各类问题297个。与日常巡查监管相结合,强化临街建筑外立面容貌维护和清理修缮,督导相关单位保持建筑物外立面整洁规范,出现问题及时修缮维护,对户外广告牌匾设置进行技术指导268件,整治违规、破损广告牌匾30余个。餐饮油烟污染治理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1份,立案调查处理4件。办理机动车违法占压绿化带案件160余起,有效遏制了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
四是稳步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强数字建设,整合环卫监管、智慧路灯、渣土管理等多个系统构建智慧化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平台与政法雪亮工程实现视频监控资源共用共享,对接6000余路监控视频,能够及时有效发现城市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平台已打通16个县直部门、11个乡镇单位,指挥调度系统可对国标18种大类163小类城市管理问题实现精准高效派遣,截至目前共发现上报各类城市治理问题5828起,处置结案5762起,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监管力度、决策效率、精准度和处置率。
二、优化提升执法服务,建设规范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一是提升规范执法能力。着力加强完善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执法公信力。加大培训力度,针对执法共性问题加强集中培训和业务指导,在日常执法办案中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培养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推行审慎包容执法,规范落实执法事项清单,实施柔性执法方式,深入践行“721”工作法,在严格遵循法规的基础上,体现好执法温度。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开展城管队伍作风教育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进一步落实。
二是加强巡查监管力度。对县城区内所有临街单位、店铺深化“网格化”和“一店一档案”管理模式,采取错时巡查、延时巡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建立巡查登记台账;对易发生、易反弹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安排专人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巡查监管,消除管理漏洞和盲区;对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取证和处理,实现长效管理。今年以来,已巡查发现、处置环境卫生类、市容秩序类、油烟污染类问题1000余件,城市环境面貌和市容秩序得到显著改善。
三是规范执法案件办理。健全完善协调配合、案件移交机制,实现违法认定、案件移送、执法办案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始终坚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对各类案件从案件办理程序、证据采集、法律适用等多方面严格把关,统一标准,依法办事,做到每个案件事实清楚、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确保办案准确。今年以来依法办结的183起各类案件均无撤销和败诉,做到执法案件零差错,实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双提升。
四是坚持执法关口前移。落实“城市管理进社区”,设立9处社区城管工作站,贯彻城管执法人员包小区制度,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对新交付的居民小区第一时间开展“面对面”违建普法宣传,特别是针对一层和顶层业主,以上门宣讲、发放风险提示手册、明白纸等方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将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阶段,全力降低违建发生率。
三、聚焦为民办实事,全力打造“温暖城管”品牌
一是有序引导流动商贩规范经营。为有效解决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影响群众出行和市容环境问题,7月份,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凤凰城北侧新规划开放一处便民夜市,每晚6点后开放,能容纳80余位商户;在盛景城东侧利用闲置土地新建设一处临时便民市场,已登记入驻商户110余家。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经营区域、经营范围、经营时间和环境卫生维护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详细讲解,配套设置了垃圾桶等基础设施,同时开展错时巡查、重点区域盯守等方式,有效引导流动商贩就近进入便民市场规范经营,确保做到便民不扰民,实现规范管理与便民服务“双赢”,有效缓解了城区内流动商贩无序经营的问题。
二是公共卫生间提档升级。为提升群众如厕满意度,对县城区66座公厕开展了全面排查,完善公厕设施,排查出的16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一是铺设无障碍通道,安装护栏。其中一类公共卫生间加设第三卫生间,完善儿童坐便器、低位洗手盆,并安装报警装置,方便残障人士、老人遇突发情况时,及时得到救助。二类公厕增加坐便器、扶手等无障碍设施。二是安装LED屏幕及宣传栏,进行各类形式的文明宣传。三是定人定岗,每个公共卫生间由专人负责,实行标准化作业、全天候保洁,采取“即脏即清”的深度保洁法。对10座人流量较大的公厕实施24小时开放,进行常态化管理,通过改建如厕设施、强化日常管理、加大保洁力度,充分满足市民如厕需求,为群众提供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
三是疏通“堵点”缓解停车难。为解决我县县医院、中医院周边看病时难停车、乱停车现象,成立停车管理工作专项小组,协调住建局、城管局、公安局交警大队、自然资源局、卫健局等相关单位,研究制定方案,及时疏通“堵点”。经过多方发力,科学谋划,对县医院、中医院周边拆迁后暂时闲置空地进行平整,将拆迁的石块、砖块就地粉碎,铺平压实,安装停车指示牌作为临时停车场,共建设临时停车场4处,增加停车位近500个,有效缓解了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
四是坚持树立民意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发放为民办实事活动调查问卷300余份,受众群众400余人次,收获群众建议100余条,梳理占道经营、夜间施工等热点投诉问题624件。以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工作导向,以“接诉即办”、“群众满意”为目标,构建权责清晰、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坚持语言文明、准确规范、依法办理,对各类信访问题和投诉件,快查快处、标本兼治。今年以来,已办结12345市民热线城市管理类投诉件1373件,服务过程和办理结果双满意率连续五年实现100%。
四、2025年工作计划
明确任务,把握主动,推动城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全县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为目标,加快理念转型、作风转变,在更高层次更高起点上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提标升级。
一是抓好作风建设,切实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做到严格履职、不讲条件、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践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习惯,以马上就办、紧抓快办的效率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16项专项提升行动,按照工作标准和任务目标,出真招、求实效,补齐完善城市管理基础短板,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是建设法治城管,塑造“温暖城管”良好形象。行政执法工作是人民群众审视城管工作的重要标尺,新形势下我们将不断加强完善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优化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提升执法公信力。采取集中培训、会商研讨、案件分析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指导,着重强化作风纪律、能力素质,提升城管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城管执法服务质量,在文明执法上狠下功夫,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深化服务在先、管理在后的执法理念,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温暖城管”良好形象。
三是持续抓好民生诉求,答好“满意卷”,树立“硬品牌”。坚持下移工作重心,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打通城市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变群众上访为城管下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各类涉及城市管理的投诉问题,强化督办力度,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的重要标尺,将12345工作作为城管工作的晴雨表,作为优秀品牌持续抓好,及时做好梳理总结分析,确定规律性、周期性、反复性问题,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通过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用城管队伍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四是着力构建大宣传格局,增强处理舆情事件的能力。切实抓好日常工作宣传、队伍形象宣传和先进典型选树,坚持与时俱进,用新颖的形式、朴实的语言,讲好城管故事、发好城管声音,提振队伍信心、增强群众认同,通过有效的宣传工作切实提升城管队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紧绷安全底线这根弦,克服松懈思想,注意仪容仪表、注意队容风纪,时刻做好在镜头下执法、在聚光灯下执法的准备,确保不形成负面舆情。及时梳理容易引发“大舆情”的“小事件”,科学预判预警、妥善处理、统筹发声,最大限度有效处置舆情、化解矛盾危机。
对照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新要求,对照市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宗旨意识牢固嵌入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以勇于担当的政治态度、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群众满意的工作成效,让城市管理更有力度、服务更有精度、环境更有亮度、民生更有温度、形象更有风度,以崭新的面貌和优异的成绩奋力开创城管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商河贡献城管力量!
商河县城市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doc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