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管局打出护航城市洁净“组合拳”
县城管局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执行力,聚焦建筑垃圾运输、处理全流程的痛点难点,通过“源头管控+精准执法+智慧赋能”的立体化治理模式,打出一套渣土治理的“组合拳”,有效破解建筑垃圾处置乱象,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环境基石。
一是源头管控,构建渣土治理“长效机制”。“渣土治理,源头是关键。”县城管局将源头管控作为建筑垃圾治理的首要环节。在运输企业管理上,城管局联合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对全县 7 家渣土运输有限公司、117 辆渣土运输车辆开展年度复核工作,确保每一辆渣土运输车辆都符合规范要求,做到“持证上路”。针对建筑垃圾处置工地,商河城管严格要求,确保工地落实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标准,坚决杜绝“带泥上路”现象。渣土消纳环节,严格落实各项扬尘防治措施:车辆出场实行“一车一冲洗”,场区内未硬化部分全部覆盖防尘网,硬化路面定期保洁洒水降尘。一系列精细化举措,让建筑垃圾末端消纳环节的扬尘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守护了城市空气质量。
二是精准执法,筑牢渣土治理“法治防线”。针对渣土处置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县城管局坚持“零容忍”态度,以“一案三查”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对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全链条精准打击。今年以来,全县依法立案处罚建筑垃圾类案件37起,通过精准执法打击,形成有力震慑,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明显遏制。同时,考虑到民生工程工期紧、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执法人员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主动靠前服务,与施工单位建立“提前对接、全程指导”机制,协助完善渣土处置审批手续,规范现场管理流程,既保障了执法严肃性,又确保了民生项目顺利推进,实现“执法+服务”的有机统一。
三是智慧赋能,织密渣土监管“天罗地网”。为实现对渣土处置的精准化、高效化监管,县城管局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治理全过程,构建起“线上+线下”双重监管体系。在线上,依托智慧城管平台与渣土车管理平台,实时调取视频监控画面,精准查验渣土运输车辆的行驶轨迹、停靠地点与运输路线,对偏离核准路线、违规停靠等行为第一时间预警;在线下,组建专项执法队伍,在渣土运输高频路段、施工工地出入口等关键点位增设检查岗,对过往渣土车实行“一车一查”,重点核查车辆运输核准手续、密闭覆盖情况及车体清洁度。
下一步,县城管局将持续深化渣土治理工作,进一步优化智慧监管手段,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压实目标责任,完善治理体系,聚焦群众关切的渣土处置问题。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不断提升渣土全流程管理水平,让“渣土不落地、道路更洁净、城市更宜居”成为常态,为建设生态优美、秩序井然的现代化商河贡献城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