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回应关切

《直通百姓》-商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时间:2025-07-25 14:54
浏览量:
字号: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为您直播的是由中共商河县纪委机关、中共商河县委宣传部主办,商河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2025年度《直通百姓》政务监督热线节目,我是主持人。为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督促各部门单位立足职责职能,解决问题、转变作风,进一步推进我县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本轮节目我们继续邀请各部门、镇街负责人做客直播间。为了方便听众监督反馈,我们在节目中设置了在线投票环节。投票方式您可以通过商河融媒客户端,根据上线单位解决群众诉求及职能发挥情况,来为他们投上满意的一票。 

今天与听众朋友们直接对话的是商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吕明同志,陪同吕主任来到直播间的还有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勇,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生产指导科、技术推广科负责同志。

同样欢迎大家。

同时,今天的节目我们已经为大家开通网络视频直播,您可以搜索公众号商河广播电视台和商河人民广播电台关注视频直播内容。

在今天的直播过程中,您有任何关于蔬菜产业方面问题想要咨询或者反映,都欢迎您拨打直播间的两部热线电话0531-84863678和0531-84864678,我们会请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的领导给您在线解答!

再次欢迎大家做客我们的节目!吕主任你们好!

吕明: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主持人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直通百姓》政务监督热线栏目,与大家面对面交流互动,欢迎大家就蔬菜产业方面的问题进行提问,我和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的同事们将会细致全面地给大家回答相关问题。

主持人:好!请吕主任介绍一下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吕明: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是县政府工作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责是:(一)承担全县蔬菜及种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工作。(二)承担全县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服务工作;为实施菜篮子工程提供服务;承担蔬菜重点项目立项、选址定点的信息服务工作;承担全县蔬菜基地建设规划、设计的技术性服务工作。(三)承担制定全县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咨询及技术推广工作;承担组织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

主持人:蔬菜作为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吕主任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

吕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1346”工作思路和“农业强县”发展战略,将现代高效农业作为全县“五大聚焦”之一,根据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全县“转型升级年”部署安排,明确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原则、方向和路径,紧紧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精致蔬菜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中心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稳产保供为发展目标,凝聚和发挥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各类要素资源,坚持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坚持项目示范引领,坚持体制机制和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强化服务体系和标准化生产,强化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强化绿色安全发展,以促进全县蔬菜产业持续提档升级,加快迈向产业化、特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商河蔬菜概括起来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优势特色十分鲜明。我县不断培优做强精致果蔬、特色瓜果、优质大蒜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稳步扩大,产量效益逐年增长。据统计,2024年全县蔬菜(包括食用菌、西甜瓜、草莓)播种面积22万亩,蔬菜总产量110万吨,蔬菜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37%。其中,以现代高效的日光温室、大拱棚为主的设施蔬菜发展较快,播种面积达7.9万亩,产量59万吨。商河蔬菜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我县及我市一产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成为商河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强农富民的支柱性产业。二是生产布局不断优化。蔬菜主产区分布在县域南部和东部,主要种植大蒜、黄瓜、甜椒、西芹、菜豆、番茄、西甜瓜等10余种优质瓜菜作物,主要蔬菜分布:以许商街道、玉皇庙镇为核心区的1.8万亩商南优质甜椒种植基地,以玉皇庙镇为主栽区的0.6万亩优质番茄种植基地,以郑路镇为主栽区的2.4万亩优质黄瓜种植基地,以郑路镇、白桥镇、孙集镇为主栽区的2.1万亩西芹、0.8万亩芸豆种植基地,以整建制白桥镇为主栽区的10万亩优质大蒜种植基地。许商、沙河、孙集、玉皇庙、龙桑寺等镇街正在加力打造优势特色设施瓜菜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我县蔬菜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园区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格局。三是产业化发展持续推进。“济南四季丰”、“济南家家悦”等大型现代加工销售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预制菜、农产品冷链储运及大蒜深加工产业迈上新台阶,商南彩椒、白桥大蒜等交易市场形成专业化、特化色、规模化发展态势,直播带货新模式促进线上销售规模不断增长,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农产品价值显著提升,蔬菜产业化和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主持人:听吕主任介绍完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作为蔬菜产业发展主管部门,提升我县蔬菜稳产保供能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是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任务,下面请吕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蔬菜技术服务中心近些年围绕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吕明:近年来,商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立足本部门工作职能,认真履职尽责,以绿色安全、提质增效、稳产保供为目标,按照“争取项目促工作,强化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本着“项目引领、服务到位、强化监管、重在实效”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抓牢蔬菜安全生产,扛牢蔬菜稳产保供责任,不断增强我县及省会济南市的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菜篮子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显著。近年来,我们每年争取到上级政策资金达1300万元左右,2020年以来共计争取到上级政策资金5535万元,重点实施蔬菜保供园区、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升、菜篮子直通车等省市级“菜篮子”项目21个,总投资达1.2亿元以上。截止2024年底,利用上级项目扶持资金建成了“三品一标”蔬菜保供(标准)示范园区43个,2个高效特色设施蔬菜基地(沙河碱场王、孙集车庙),2个集约化现代化的蔬菜育苗园区(德瑞特和阳光润土),1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链园区(白桥西董),每年新增高标准设施蔬菜面积400余亩,项目区成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和标杆,起到了显著增产增效、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着力开展以农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为重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行动,龙头企业规模效益不断增长,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县从事蔬菜育苗、生产、流通、加工到销售的企业40余家,有较强规模效益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龙头企业年生产加工各类瓜菜10余万吨。在农业龙头的引领带动下,整个产业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加快推广应用,推动产业朝着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区域特色产业,同时,企业联农带农富农效应明显,提高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对我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乡村产业振兴起到较大地推动作用。

(三)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加大优质、抗病、高产的蔬菜新品种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德瑞特黄瓜、皇妃西芹、奥黛丽甜椒、粉贝贝樱桃番茄、珍珠红西瓜、博洋甜瓜、黑皮冬瓜、无丝菜豆、大青棵大蒜等瓜菜品种已经规模化种植,现代化的新型蔬菜生产设施、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集约化现代温室蔬菜育苗、绿色防控病虫害、农业物联网智慧化管理、新型棚膜等先进适用的栽培管理技术得到规模化推广,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县蔬菜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蔬菜提质增效。

(四)蔬菜提质升级、稳产保供取得新成效。我们大力开展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行动,综合利用政策、资金、科技、项目、品牌、市场等发展要素,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显著地提升蔬菜产业现代化水平,涌现出商河大蒜、商南彩椒、玉皇庙樱桃番茄、郑路珍珠红西瓜、展旺黄瓜等众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地方优势特色瓜菜品牌13个,蔬菜规模、产量与效益实现稳步增长,我县优质蔬菜产品外销济南、北京等主要大中城市及日韩、东南亚国际市场,是济南市重要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为济南市菜篮子稳产保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持人:听吕主任介绍完我县近年来蔬菜工作,有很多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今年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暨“转型升级年”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袁长奎提出“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面请吕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推进我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产业振兴?

吕明:2025年,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精致蔬菜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这一中心工作,以绿色安全、提质增效、稳产保供为目标,争取项目促工作,强化服务促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推进“菜篮子”项目建设,实施蔬菜产业提档升级行动,加快蔬菜新品种和绿色科技推广应用,稳步扩大设施蔬菜规模,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2万亩,蔬菜产量、产值和效益稳定增长,保持菜篮子供需充足、市场稳定,推进蔬菜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蔬菜全产业链质效持续提升。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菜篮子”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全市“项目深化年”目标要求,我们坚持项目引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推进高效特色农业项目、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加快实施,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今年在建或新建的省高效特色农业(设施提升)项目3个,其中山东沐格农业有限公司承建的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食用菌)项目现已建成并于7月上旬顺利通过项目验收,济南金沙绿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盛槐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建的“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以上项目总投资约3850万元(其中上级政策扶持资金1600万元),旨在打造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当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建成后预计全年将新增设施蔬菜面积约1000亩,新增产能1万吨以上。

(二)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1.蔬菜种苗提升行动。近两年来,为了加快推进蔬菜全产业链提质升级,扎实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我们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着力打造商河德瑞特和阳光润土两家蔬菜集约化育苗龙头企业,四季丰和龙雯两家蔬菜储藏加工龙头企业,扶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新建的德瑞特3.6万平米、阳光润土2万平米的大型现代化、智能化育苗温室,年育苗能力达1.9亿株,育苗规模和效益跃居济南市前列。同时,我们大力扶持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2023年积极对上争取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食用菌)项目落地我县农科园,由山东沐格农业有限公司承担,总投资60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对800㎡菌包生产车间和3100㎡发菌大棚进行翻新改造,建设现代高标准菇棚,配置菌种制作繁育设备及数字化设施,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验收,可年产菌种菌包430万袋,年产值9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发展食用菌生产。

2.蔬菜存储加工提升行动。去年,按照全县“质效提升年”工作要求,我们聚焦食品储藏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申报2024年度省厅下达的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孙集镇四季丰预制菜生产加工、白桥镇冷链存储加工两项目成功入选项目建设名单,总投资3002万元。目前白桥蔬菜冷链储存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计划今年上半年项目验收,孙集四季丰果蔬加工(一期)项目厂房已建成,准备购进加工流水线及配套设备,2026年建成投产验收。两项目建成后年增存储加工各类蔬菜1.3万吨,实现年营收1.15亿元,年利润2800万元,直接带动1400农户就业,发挥项目企业联农带农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特色食用菌提升行动。我们发挥部门服务职能,积极做好玉皇香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乡村振兴政策扶持资金)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该项目由山东七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一期计划投资1500万,规划建设占地60亩、30个高标准爱尔兰出菇棚,现已建成投产,预计年产鲜香菇900吨;二期计划投资1800万元,规划建造占地400余亩、608个菇棚。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鲜香菇3600吨,年营收3600万元,实现利润540万元,打造成为我县最大的食用菌(香菇)现代化生产基地。

(三)做好蔬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每年组织举办不同形式的蔬菜技术培训、观摩交流会及“垄上行”活动,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开展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新一代大跨度高标准棚型、日光温室新型墙体、无土栽培、熊蜂授粉、新型棚膜分光膜、农业物联网等绿色高效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规模化推广应用,提高菜农科技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推进我县蔬菜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四)多措并举抓蔬菜安全生产,筑牢安全生产根基。我们组成督导检查工作组,结合生产实际,深入到各镇街设施蔬菜园区、生产基地,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大检查,印发“蔬菜安全生产明白纸”“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现场检查表”2000余份,指导全县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蔬菜生产环节各项安全措施。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指导蔬菜主产区推行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控病虫害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有机肥、生物菌肥替代化肥改良修复土壤行动,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生态种植管理技术,有序进行旧棚改造翻新以提升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生产能力,科学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严格用药安全间隔期,切实消除生产安全隐患,确保全县蔬菜产品食用安全。

主持人:请吕主任简要介绍一下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接下来有哪些工作打算?

吕明:下一步,我中心将再接再厉,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在建和新上项目建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年度建设任务;二是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服务;三是开展蔬菜培训技术和技术指导服务;四是加快项目补助资金拨付进度,做好项目验收工作。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指导帮助下,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各项工作一定能取得显著成绩,推动我县蔬菜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近些年我县设施蔬菜稳步发展,请吕主任给农户朋友们介绍一下农户个人如果打算新建几个蔬菜大棚,咱政府部门有新建大棚这方面的扶持资金吗?有什么惠农扶持政策吗?

吕明:对于你提到的新建大棚属于个体农户自建的规模较小的生产性大棚,据我们了解,目前我县还没有农户个体新建蔬菜大棚的扶持性资金。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将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农民诉求,争取上级财政对农户新建蔬菜大棚的扶持性政策。

对于你提到的新建大棚的惠农扶持政策,如果你有大棚建设资金方面的需求,建议你向当地农业部门、金融机构咨询,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农业生产设施小额助农贷款。据我们了解到的政策,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产能提升有关政策实施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投向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贴息对象: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贴息标准:按照“双限”要求,原则上单个建设主体当年获得的贷款贴息比例不得高于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70%且不得超过2%,单个年度获得贴息补助资金不得超过200万元。我省是试点省,敬请留意我省即将出台的实施细则。

主持人:我们蔬菜技术服务中心近年来对上争取到了许多菜篮子建设项目,请吕主任详细介绍一下,我县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果打算连片建造一定规模的蔬菜大棚,有什么扶持性政策?

吕明:对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者农业公司等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计划规模化建造蔬菜大棚的,符合一定规模、投资额等规定条件的可以申报上级下达的菜篮子建设项目。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农计财字〔2023〕30号),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分为现代设施规模化示范园、现代种苗繁育基地、设施提升标准化生产基地三种类型,这三类项目的申报条件分别为:

(一)现代设施规模化示范园。在设施蔬菜种植传统优势区和盐碱地可利用资源丰富地区,采取连续支持方式,集中规划建设连片500亩以上、当年新增设施内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规模化示范园。建设新型复合保温墙体日光温室、大跨度钢架结构连栋温室等新型设施,提高保温蓄热性能,提高宜机化作业空间,配套农业物联网、种植装备专用传感器、自动作业、精准作业和智能运维管理等关键装备,集成推广设施蔬菜轻简高效栽培、土壤连作障碍综合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植物生长调控模型等技术,建设布局合理、高效节能、数字智能、宜机省工的现代化设施蔬菜示范园,打造设施农业新模板、新亮点、新看点。

(二)现代种苗繁育基地

1.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在蔬菜生产传统优势区和潜力区,布局建设年繁育商品苗能力3000万株以上的现代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支持建设日光温室、大跨度保温塑料大棚和连栋玻璃温室等新型高效育苗设施,配套推广自动化播种线、全自动嫁接机、自动分级移栽机、催芽室、愈合室等工厂化自动育苗装备,配置室外气象站、室内环境传感器、种苗长势视频监控系统等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补光、电动开窗、电动卷帘、二氧化碳施肥等环境控制系统,实现育苗全程自动化作业管理和生长环境精准调控,打造集约化、数字化、自动化蔬菜育苗工厂。

2.食用菌菌种(菌包)繁育基地。在食用菌优势产区,建设集拌料、输料、装袋(瓶)、高压灭菌、无菌接种、传送装架于一体的菌种繁育及菌包自动化生产线;或机械化、自动化集中堆制、发酵的草腐菌培养料生产线,配套菌种、菌包(料)接种车间、冷却车间、培养车间、发酵隧道和发菌房等设施,菌种、菌包生产能力分别达到:一、二、三级菌种 15万支、40万瓶(袋)、120万袋(瓶)以上,菌包 600万袋、草腐菌发酵料 6000 吨以上。

(三)设施提升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蔬菜、食用菌、水果(苹果、桃、梨、大樱桃、冬枣)、茶叶等高效特色设施产业,改建提升老旧低效设施,升级棚型结构和材料,应用新型自动装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建设一定规模的高效节能宜机的现代设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与蔬菜相关的分为设施蔬菜和设施食用菌,申报条件分别为:

1.设施蔬菜。建设设施内面积100亩以上(其中单个实施主体50亩以上)的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支持建设结构合理、框架坚固、墙体坚实、蓄热保温性能好、土地利用率高的新型宜机日光温室和结构坚固、抗风雪能力强、操作方便的大跨度多层覆盖钢架结构拱圆大棚,配套农业物联网、自动放风、自动卷帘、自动打药等自动化装备,应用水肥一体化、植物补光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推广新型棚膜、新型保温等新材料。

2.设施食用菌。建设设施内面积60亩以上(其中单个实施主体30亩以上)的现代设施食用菌高效栽培生产基地,支持建设周年控温菇房、钢结构温室大棚,配备自动或远程调节温度、湿度、光线等设备与技术,实现智能化、精准化、周年化生产。

如有不明白的,可咨询我中心的生产指导科,咨询电话是:84884586

主持人:实施菜篮子项目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请吕主任介绍一下申报的蔬菜项目资金是什么类型资金?这类项目资金的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是什么?

吕明:申报项目资金是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是对任务实施县给予的补助,补助规模为:现代设施规模化示范园1000万元,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600万元,设施提升标准化生产基地:蔬菜500万元、水果500万元、食用菌400万元、茶叶400万元。

补助比例为:育苗、育种(菌种)类任务补助50%,种植生产类任务补助40%。

补助方式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可以按照完成进度分次补助或一次性补助,项目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全部补助到位。项目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上述实施内容相关的建设内容,不能用于一次性物化投入、办公生活设施、管理费用、工作经费等。对资金投入实行专账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方式和原始凭证。市县主管部门负责加强项目造价概算、资金投入的审计监督,严防虚列单价造价和虚高概算投资等骗取财政补助行为发生。

如有不明白的,可咨询我中心的生产指导科,咨询电话是:84884586

主持人:请吕主任介绍一下,申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吕明:按照申报条件要求,各镇街负责项目主体遴选,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报送我们严格审查把关,通过联合镇街深入开展项目区实地调研、组织座谈掌握一手资料,全面掌握项目主体基本情况、承担项目能力,主要包括主体的资质条件、技术能力、经营水平、资金筹措及示范带动能力等,要达到任务目标实施要求,最终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及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投资概算等,按照省级部门制定的实施意见要求,组织起草编写详细具体、准确规范的项目实施方案与投资概算,经市级评审、省级审核备案后,由市级批复实施。

如有不明白的,可咨询我中心的生产指导科,咨询电话是:84884586

主持人:我县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棚室蔬菜的病虫害发生较多,请吕主任介绍一下如何防治蔬菜病虫害?应注意些什么?

吕明:这是大棚菜生产中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4点建议:

1.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蔬菜上使用,具有安全、广谱、高效、不污染、易分解、无残留、持效长,对天敌影响小等特点,是无害农药。目前在蔬菜上使用的杀菌剂有:农抗120、新植霉素等;杀虫剂有:棉烟灵、5%抑太保、1.8%虫螨克、苦参素、BT乳剂、粉剂等。如用5%抑太保1000~2000倍液剂可防螟虫;用20%农抗120剂150~200倍液可防瓜菜白粉病,叶斑病等。

2.推广使用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具有来源广、制作简单,防病杀虫效果好,无副作用等特点。如用20克大蒜或大葱捣烂成糊加水10千克充分搅拌,取过滤液进行喷雾,可防红蜘蛛、蚜虫等。

3.正确使用化学农药。注意以下7点:①要认准病虫害的种类。②要做到及时用药。即在防治的最佳时期用药。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要求严格掌握农药的施用剂量、次数和方法。④喷洒要做到细致均匀。⑤合理地混用。例如天王星对温室白粉虱的成虫防治效果很好,而对若虫的效果较差,往往在防治后过不了几天温室白粉虱就又猖獗了起来。而扑虱灵可以抑制它的若虫孵化。将这两种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就可以取得比较持久的防治效果。⑥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尽量采用靶位用药。番茄灰霉病危害时,施药可以和点花结合进行,这样用药不仅使用的药量少,还节省劳力。⑦使用化学农药时不要过于单一,以避免病虫害发生抗药性。除此之外,正确选用施药药械和技术,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农药,注意安全间隔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蔬菜安全生产是蔬菜产业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请吕主任介绍一下当前及今后如何确保蔬菜安全生产?

吕明: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始终是贯穿农业产业发展全过程的一件大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市场稳定和社会和谐,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生产主体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担负起各自职责,各镇街要担负起农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业务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监管责任,生产负责人要担负起主体直接责任,要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常抓不懈,做到措施有力,抓铁有痕,抓实抓细抓牢,切实抓出成效。我们作为蔬菜产业发展主管部门,立足部门职责,协同配合农业主管部门,督导生产主体认真排查蔬菜生产领域安全隐患,做到安全问题早发现、早整改。为此,我们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结合我县生产实际,印发了“蔬菜安全生产明白纸”,主要抓好以下8项安全生产措施:

1.温室大棚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安全意识,找专业人员按照设施建造标准和要求,规范施工,确保人身安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温室大棚的安全巡查,重点排查墙体及骨架支撑结构的牢固性和抗风雪承载性能,灾害性天气提早做好预防和应对,夏季强降雨天气及时排水防涝降渍,冬季连续强降雪天气棚面及时除雪防止积雪损坏棚体。大风天气注意加固棚体,经常检查棚膜有无破损,有破口要注意用黏合剂修复,盖严盖实棚膜,拉紧压膜线,提前备好泥袋、沙袋,固定好棚膜和棉被。

2.对棚室内的夜间照明补光灯、引线、电路、保温取暖用暖风机设备、电动卷帘机、农用耕翻器械等进行定期检查,适时维修、更换,规范使用,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3.对铁路、高速两侧大棚破损老化的棚膜、废旧地膜要集中收集,规范处理,田间在用地膜压严压实,预防薄膜空飘引发交通安全隐患。检查易燃物堆放管理,清理棚室、耳房的内外物资和废弃物,搞好清洁生产,电源、火源附近不要堆放易燃易爆物。

4.预防棚室内明火加温引发火灾隐患,燃烧物暗燃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引发中毒等安全事故隐患,要先通风再进棚。

5.配备好灭火器、水源、沙土等消防物资。

6.预防风灾、火灾、雪灾、冷害、冻害、热害和涝灾等天气灾害,以及药害、气体中毒等人为伤害,采取相应的应对和补救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和减轻灾害影响。

7.检查生姜、马铃薯、甘薯等储藏设施及催芽操作过程中的空间通风换气情况。

8.坚持病虫害“预防为主,绿色综合防治”的原则,安全用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包括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种类和剂量,对症下药,合理用药时间和方法,农药存放和管理等。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药管理条例》,严禁使用蔬菜上禁用农药,规范使用蔬菜限用农药。优先选用以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绿色防控方法,严格蔬菜用药安全间隔期,确保蔬菜产品食用安全。选用新型高效喷药器械,喷施药剂要佩戴好防护口罩和面具,戴好手套等防护品以防药物中毒,确保人员安全。

如有不明白的,可咨询我中心的技术推广科,咨询电话:84884583

主持人:发展大棚蔬菜是我县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大棚蔬菜产量效益是广大菜农关心的问题,请吕主任介绍一下提高大棚菜产量效益有哪些技术措施?

吕明:要想种好棚室蔬菜,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还必须掌握以下10项技术要点:

1.确定合理种植时间。大棚蔬菜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时间的早晚,反季节蔬菜应把效益最高期作为确定种植时间的依据。根据产品产量高峰和价格高峰的统一时间和产品生育时期,来确定种植时间。一般定植期大体为:一年一茬的定植期在10月上、中旬,而一年两茬的为:第一茬在7月上、中旬,第二茬在12月至翌年1月定植。这样的种植时间一般效益较高。

2.选用高产抗病良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因。高产的栽培技术首先离不开良种。利用温室这种设施种植反季节蔬菜依靠的是充足的光热资源,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豆类、洋香瓜等几大类蔬菜瓜果。选择良好的品种一般增产10%~20%,效益增加10%以上。

3.合理选择棚型。在蔬菜的种植上要根据蔬菜对温度的不同要求选择建棚棚型,或者说根据自己的棚型确定种植蔬菜种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蔬菜的理想产量。建造结构合理、透光性和保温型好、大跨度、宜机化的现代新型钢架结构节能日光温室和拱圆大棚设施。

4.配方施肥。施肥是增产的基础,蔬菜产量高带走的养分也多,因此,要增施底肥是重要的保障,一般亩产1~2万斤的,基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2万斤,并且还要与速效化肥搭配,做到长效、速效配伍。速效化肥以三元复合、磷酸二铵居多。另外,还要基施一定数量的铁、硼、钼微量元素和钙、硫等中量元素肥料。进入结瓜期,还要随水冲施一定的肥料。

5.棚膜选择。棚膜的选择对产量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种植的效益。大棚膜根据材料不同分聚氯乙烯、聚乙烯、EVA膜,根据功能分为长寿无滴膜、半滴膜、消雾膜等。应根据蔬菜不同种类合理选择,种植黄瓜应选用聚氯乙烯膜,用这种膜种出的黄瓜颜色正,种植西红柿应选择聚乙烯或EVA膜,因西红柿属喜温喜光类型但又较耐弱光、低温,这两种膜均可满足西红柿生长的要求。种植茄子应选用EVA膜,这种膜透光率高,抗老化、无滴性好且消雾,茄子上色好。

6.嫁接技术。蔬菜嫁接是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依靠砧木的抗性,可以防止某些顽固性病害,在蔬菜老区更为实用。嫁接的种类有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嫁接的方法有靠接法、插接法和劈接法。例如黄瓜用黑籽南瓜嫁接或白籽南瓜嫁接,不仅解决了黄瓜枯萎病,还增加了根系的吸收范围,抗旱、抗寒。托鲁巴姆嫁接茄子,对枯萎病、黄萎病防效达95%以上,还从根本上解决了根结线虫病的为害。辣椒疫病是毁灭性病害,通过嫁接可以基本上得到控制。

7.起垅栽培。起垅栽培是蔬菜生产中一项重要措施,在反季节深冬栽培更具意义,它可以增大土地受光面积,提高地温,便于浇水施肥等操作,是多种蔬菜种植采用的好措施。辣椒起垅栽培能明显减少根腐病、疫病的发生。

8.全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减低棚内湿度,降低发病的条件,增加地温,使果实着色好,减少打药的次数,地膜能够反光,增加了光照在叶面的强度。

9.两膜夹一被。草帘上加层浮薄膜是一项增产措施,特别是深冬雨雪天意义更大,比没有浮薄膜的晚上增加1~2℃,还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及风险,延长棉被的使用寿命。

10.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棚蔬菜生产,各种病害发生较露地栽培重,搞好病虫害防治是取得高产的关键,黄瓜病虫害有27种,西红柿43种,甜(辣)椒21种,豆类若干,及时、准确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病害十分重要。应根据标准化生产的要求,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主持人:大蒜是我县的优势特色蔬菜,在大蒜生产中有蒜农反映,大蒜每年出现叶子发黄、萎焉甚至成片死棵,不知道是着了蒜蛆还是得了软腐病,请吕主任介绍一下该如何鉴别和防治?

吕明:蒜蛆又称葱地种蝇、葱蛆、葱蝇,是危害大蒜的一种常见地下害虫,类似粪蛆,乳黄色,体长0.7厘米~0.8厘米。每年的4月份,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特别在雨天过后,大蒜的蒜蛆危害会有所加重,如果防治不及时则会使大蒜的品质下降、形成散瓣、红皮蒜等影响蒜农收入,预防适时,可有效降低病害、促使大蒜品质提升、增加大蒜的商品性。

(一)发生特点:蒜蛆在冬前即可造成危害,入冬后化蛹越冬,翌年3月开始由蛹羽化为成虫。成虫将卵产于蒜根周围的土缝或土块下甚至叶鞘内,卵经5天~7天即可孵化为幼虫,幼虫可爬向大蒜蛀食。大蒜烂母期是蒜蛆产卵孵化高峰期。

(二)危害症状: 蒜蛆以幼虫蛀食大蒜鳞茎,使鳞茎腐烂,地上部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死亡。拔出受害株可发现蛆蛹,被害蒜皮呈黄褐色腐烂,蒜头被幼虫钻蛀成孔洞,残缺不全,蒜瓣裸露、炸裂,并伴有恶臭气味。被害株易被拔出并易拔断。

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大蒜时,蒜农往往将蒜蛆危害与大蒜软腐病混淆,两者常在田间混合或交替发生,如果不能对症防治,会造成大蒜减产和商品性大幅度降低。其实,两者的危害有本质的区别:

大蒜软腐病:部叶片先发病,叶缘或叶脉形成黄白色条斑,病叶黄褐色软腐。蒜蛆:从鳞茎开始危害,鳞茎先腐烂,引起整株叶片枯黄萎蔫。如果您还是不能确定,拔一棵看看,如果发现蛆蛹,蒜头有孔,就是蒜蛆危害的。

(三)防治对策:

大蒜软腐病: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喷施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琥酸铜等2~3次,每7天一次。

蒜蛆:幼虫只在地下危害,重点防治春季第一代蒜蛆,消灭初期幼虫。如果幼虫防治不彻底,要注意蒜蛆成虫发生高峰期和卵孵化高峰期。

1.农业防治:选用无病、无伤、大小均匀的新鲜蒜种;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深施;蒜蛆喜湿怕干,在大蒜根部周围,顺沟每667平方米施草木灰150公斤,蒜蛆忌灰,防治效果较好;蒜蛆发生地块,必要时大水漫灌1次,可减轻发生。   

2.物理防治:在根蛆成虫发生期用糖醋液诱杀。糖2份、醋2份,加少量水和敌百虫,用盆盛放在田间诱杀。

3.药剂防治:蒜种用吡虫啉或是灭蝇胺稀释成溶液进行浸泡,药液以淹没大蒜蒜种为宜,浸泡时间一天,用浸泡的方法大蒜的皮容易脱落,出苗整齐。在成虫产卵期用1.8%的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杀成虫及卵,每7天喷1次,连喷2次,减少成虫产卵基数,减轻危害。在田间发现蒜蛆侵害的病株时,可用阿维菌素、灭蝇胺、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随水冲施或雨前灌根。严重地块隔10~15天再灌一次。杜绝盲目过量用药,严格用药安全间隔期,避免大蒜农残超标引发食用安全问题。

主持人:再次感谢吕主任做客我们的节目,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下期节目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