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精准对接重点群体 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一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功能。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将公益性岗位开发作为保障困难群体就业的核心抓手。2024年,聚焦农村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维护等领域,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1140个,有效拓宽就业渠道。自2023年起,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100余人,涵盖脱贫人口、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切实发挥 “保基本、兜底线” 作用。2025年,将持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动态摸排困难群体就业需求,优化岗位设置与人员匹配机制,进一步织密就业保障网络。
二是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构建“数据管理 + 精准服务 + 实践赋能”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全力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一人一档” 动态数据库,实时跟踪职业意向、技能水平等信息,2025年已完成320名毕业生信息建档。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品牌活动,组织参与齐鲁工业大学等3场专场招聘会,定向推送技术研发、管理培训生等优质岗位2000余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47人。同步推出 “就业指导进校园”“职业规划沙龙” 等活动,累计服务500 余人次;开发80个就业见习岗位,促进毕业生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能力,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平稳过渡。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就业创业内生动力。以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为导向,构建“需求导向、多元协同、精准滴灌 的技能培训体系。统筹整合创业培训、项目制培训、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及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资源,2024年累计开展培训3180人次。针对企业用工需求,联合职业院校开设“订单班”“定制课”,定向培养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领域技能人才;围绕重点群体就业意愿,开展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等实操课程,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通过“培训 + 就业”“培训 + 创业”双轮驱动,既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又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推动就业质量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