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多方发力助推“质效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
一是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严格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人社部门、融担集团、经办银行三方共同推进、风险共担的“政银企”合作新模式,安排服务专员上门入户,大力宣传人社优惠扶持政策,不断扩大政策“知晓度”“覆盖面”。同时,综合运用“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方式,确保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地落实,县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1笔1.5亿元,发放失业金369万元、稳岗补贴21.44万元、一次性扩岗补贴32.55万元。
二是推动就业形势稳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升创业服务质量,加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济南市创业导师续(选)聘力度,深入推进“社区微业”三年行动,完善提升零工市场服务效能,精准对接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试运行“商河就业人才e码通”,不断提升就业容量和质量。今年以来,组织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家乡就业好,还能照顾老和小”“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线上+线下系列特色招聘会29场,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组织召开政校企对接交流会16次,为110家企业梳理汇总用工需求1517人,累计解决企业用工1179人。
三是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以教促产、以教兴企”目标,加强深化校地企合作密度,坚持构建“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依托、政府为主导”的体制机制,构筑实习实训新平台,增强职教产业适配度,统筹产教融合新格局,积极打造“实训商河”人才品牌,不断提升就业容量和质量。今年以来,新增济南马世基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全市仅4家企业设站成功),新建新华互联网科技高技能实训基地1个,与浪潮、百度等15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建成商河县“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处。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细化技能培训措施,灵活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强化就业技能推动就业供需匹配能力提升。探索“企业订制班”、校企合作“订单班”模式,开展相关职业(工种)学徒制培训,面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统筹抓好急需紧缺工种、新兴职业、乡村振兴等项目制培训和创业意识、岗前培训等补贴性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