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管局强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持续改善市容市貌
为不断改善全县市容环境秩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今年以来,商河县城管局在市容市貌监管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探索实施分类精细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营造更加优美整洁、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
一是深化“门前五包”长效管理 严格落实“门前五包”日常巡查机制,将“721”工作法与“门前五包”责任制紧密结合,采取“逐路逐段、上门宣传、责任定人”的办法,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门前五包”落实不到位、门前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商户,进行现场指导整改,耐心沟通,并鼓励商户对市容秩序的维护和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想法,带动商户的参与度,确保“门前五包”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与辖区所有经营店面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要求各经营业主将责任牌上墙明示,并组织“门前五包星级单位”评选工作,充分发挥“星级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临街单位及商户争当标兵。在巡查过程中积极向商户普及“门前五包”的相关内容、规定及责任等知识,确保门前五包内容人人皆知、户户明了,促进“门前五包”工作长效常态。
二是强化“市容秩序”精准管理 市容秩序管理工作点多面广,为给广大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市容秩序,县城管局深入排查整治,多措并举精准管理各项工作,力促市容环境精细化提升。加大渣土车辆监管力度,落实源头监管,对渣土处置工地开工前进行现场踏勘,核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加强车辆运输过程管理,增加日常巡查频次,严查渣土车辆密闭不严、车体不洁、车轮带泥等违法行为,通过渣土车实时在线监控管理平台,线上检查全过程运行轨迹,精准排查定位不按规定指定地点倾倒建筑垃圾现象,全面提高渣土车监管效率;强化违法建设检查力度,坚持“提前介入、源头遏制”原则,利用新建小区新房交付之际,集中向群众宣传违建的危害及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并持续加强源头管控及夜间巡查力度,确保违建“零增长”底线;强化日常执法巡查力度,执法队员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内占道经营、流动商贩、乱贴乱画、乱搭乱挂等行为进行治理,并采取整治“回头看”,通过巡回执法等方式,确保问题无反复回潮,推动市容秩序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
三是加强城乡“环卫保洁”精细管理 采取“人工巡回捡拾+机械化清扫”模式开展联合作业,每天机械作业车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深度洗扫保洁,环卫工人对各责任路段进行细扫、捡拾,全力为辖区居民打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推动环卫作业提质增效;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闭环式处置体系机制不断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完成三级体系建设,实现全过程监管,厨余垃圾等各类末端处置设施设备基本齐全,县域内闭环处置体系已基本建成,今年以来,全县产生垃圾量33222.7吨,其中厨余垃圾分出量4836吨,有害垃圾分出量776.8公斤。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生活垃圾52000余吨,发电2000万kwh(度),生活垃圾实现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坚持完善全市首创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的“商河模式”,市场化运作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采取日常排查常态开展、节假日集中全面排查的方式,持续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着力打造四美两宜的人居新环境,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和村容村貌实现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