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路镇三举措守正创新促文化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守护”文物,赓续文脉传承。深挖非遗笤帚、曲艺、红色文化资源,持续配强文物保护单位村级巡检员,通过镇村联动,有序推进2处“孔子学堂”申报工作,对梁王冢、芦坊遗址、营子遗址等2处省级、1处市级、3处县级、3处登记保护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常态化、全覆盖巡查;并坚持用好庄户剧团文艺骨干资源,对大袁家“迷戏”团、营子村、大袁家村等非遗队伍进行专业辅导,培育出15支村级鼓子秧歌队伍和1支“郑路”迷戏剧团。
二是“拓展”阵地,创新研学体验。与原有“瓜韵花都”田园综合体联动,在黄岭村新建占地200余亩的郑路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集西瓜采摘、农事体验、观光理由等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园区;整合徐记工艺及大石家笤帚产业资源,建设占地5.9亩非遗笤帚展馆1处,并加强与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等高校的交流合作,创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及“非遗传承与创新工作室”,先后承接3批次济南护理学院暑期实践及研学旅游活动,7批次热电集团到镇采摘、研学、体验活动,有效促进“郑路笤帚”的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
三是“革新”活动,文旅深度融合。围绕“泉在济南过暑假、享金秋”等系列活动,积极对接第一书记,规划采摘观光及非遗研学2条路线,成功举办为期3天的第十一届珍珠红西瓜文化旅游节,同步开展黄河大集、电商直播、惠民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持续推动特色文化走出“郑路”。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类文艺活动18场,累计吸引各地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