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商河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是济南的北大门,是“国家级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于2018 年8 月正式被确定为全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现辖11镇(玉皇庙镇、怀仁镇、贾庄镇、殷巷镇、郑路镇、龙桑寺镇、白桥镇、孙集镇、韩庙镇、沙河镇、张坊镇)、1个街道办事处(许商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土地面积1162.7平方公里。2019年末户籍人口为64.3万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再次将发展交通提到了战略高度。“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十四五”规划是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五年规划,也是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交通强省的目标任务,并将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支撑之一,上升到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将商河纳入“北起”布局,赋予“省会现代化新城市组团”的新定位,“十四五”是全县交通网成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决策依据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山东省交通强省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 年)》
《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规划(2021-2050)》
《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民用机场布局规划(2017-2035 年)》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体规划(2018-2035)》
《济南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商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
《商河县“十三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
《商河县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5年)》
《商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近期实施行动计划》
商河县历年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各乡镇总体规划
三、出台目的
“十三五”时期,商河县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行业治理能力”四个能力得到稳步提高,但仍存在区域间、运输方式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衔接等问题。因此“十四五”时期也是补短板、树标杆,建设现代化幸福商河的关键时期。此外,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任务,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和济滨、德滨(商)高铁及高(青)德(州)高速、通用机场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人民群众对交通保障和服务的高标准高要求,都为商河县的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提供了更广的发展空间,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四、重要举措
1、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部署,要求继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等发展目标。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出台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现代高效的高速铁路网、发展快捷融合的城际和市域铁路网,将推动新时代铁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使其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当好先行。
山东省是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单位,随即提出“交通强省”的发展要求,并出台《山东省交通强省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交通强省”,打造“三圈”,融合“四网”,建设“八大体系”,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为济南市,进而为商河县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要求不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提升设施支撑能力,优化运输服务,完善治理体系,强化交通与产业融合,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2、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要求交通运输实现“主动型”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波诡云谲,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这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从加快形成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看,交通运输发展要从疫情冲击下的“被动型”转向政策下的“主动型”,重点是加快“两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3、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要求推动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
2018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省委、省政府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八大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支撑之一,摆到了事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大交通”格局的打造显得极为迫切,为此,山东省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交通互联互通。这就要求商河县做好交通运输方面的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按照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不断延伸和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交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4、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等发展策略的推进,要求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商河的重要举措。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先导先行作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公路网络、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公路网络,巩固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成果,有序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推进乡村振兴,还要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深化城区和玉皇庙镇、贾庄镇的对接融合,进一步提升城镇综合实力。
随着“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市层面也开始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更加突出产旅融合、优质旅游发展。根据《商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近期实施行动计划》,商河要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打造成为“融入济南,辐射全省,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全域生态康养独家目的地,并将客源市场开拓至 “山东半岛、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四大城市群,实现旅游富县的发展目标要求。这就要求加快推动高速、高铁等“快进”系统建设,不断改善特色小镇、农林牧场、乡村旅游景点景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和多站点旅游服务功能,推动“慢游”系统建设,使得交通运输为商河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5、区域融合、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内外通达能力。
区域融合、扩大开放、全面融入区域发展,提升商河县在区域中的综合地位与竞争力是商河县发展的必经之路。商河要抢抓济南“携河北跨”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机遇,加快融入到全市发展大局中。商河县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省会经济圈内,加快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和同城化,优先推进济淄泰莱一体化建设,要求商河加强与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等周边城市的衔接,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还要加强与阳信县、临邑县、乐陵市等周边县(市、区)在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商河县完善区域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骨干运输网络,进一步强化商河县对外融合发展的通道,打造联系便捷、高速高效的圈层式综合交通体系,推进省会经济圈同城化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为缩小区域差距创造条件,要求重视城乡间交通,支撑和引领城乡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商河县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把握城市空间形态和用地功能转型发展的机遇,尽快构建城乡联动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有效对应城乡之间各种交通运输需求,尽快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外联内通,加快改善城乡间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商河县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6、融入济南发展新格局,打造济南“北起”隆起带,要求提高综合交通衔接水平。
济南为实现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动济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北起”格局的形成要求济南市抓住实施黄河国家战略的重大契机,强力推动“携河北跨”和先行区建设,推动行政、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向先行区布局。作为济南“北大门”的商河县被纳入了“北起”布局中,且被赋予了“现代化新城市组团”的新定位。商河县要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融入主城区,向南主动承接新旧动能转换,向北当好省会融通德州、滨州、东营等地的桥头堡。这就要求综合交通运输提供强力的支撑,要加快推动高速、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通达济南市以北地区的快速便捷通道。
7、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新业态不断涌现,要求实现交通运输多元化、个性化。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小汽车进入家庭的趋势没有改变,个性化交通出行不断增加,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强烈,这就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兴起,势必对交通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也势必对交通运输带来更大的客流总量需求。人民群众对交通保障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交通运输面临着“从无到有”和“从有到优”的双重任务,必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交通运输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此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运用,对交通管理创新模式和交通政策制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8、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进一步提高交通综合统筹管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进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推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面,要求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
随着建设用地总量的减少,未来新增交通设施供给的潜力越来越小,区域新增交通供给的空间极为有限。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能耗增量控制和雾霾治理进一步加强,土地、能源等资源刚性约束日趋加大,必须全面提高交通综合统筹管理能力,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科技、环境、社会等综合手段来治理交通,加强交通与环境、用地、安全等要素的一体化发展。
五、关键词诠释
规划空间范围为商河县行政区范围。内容范围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枢纽场站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运输服务、行业支撑保障、行业管理等主要领域。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商河县交通运输局
2023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