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优化政务“六办” 提升服务温度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标准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集成办、一口办”政务“六办”服务模式,不断拓宽办事渠道,助力建设优质高效、便捷舒心的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事项“标准办”。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开展全方位、多维度事项标准化提升培训共计7次,开展集中办公1次,统一编制县镇级事项非统一要素维护通用模板,强化对接沟通,坚持共性问题统一解决、个性问题点对点解决,完善13步事项认领发布工作流程,强化工作闭环,确保事项不漏不缺、应发尽发,共计完成新点系统9批次事项认领,办事指南编制发布完成县级事项876项、镇级40项、经济开发区15项,推动事项标准化成果四端同源展示应用。
二是持续深化“网上办”。深化线上线下网厅融合,线下在县大厅设置网上办事体验区,配置电脑、高拍仪等设备,配备专人引导,新增设置16个网办服务窗口,协助企业群众线上帮办指导;线上开展线上申报畅通度提升行动,开展受理-申报-审批-出证全流程系统测试,确保网上申报流程通、数据通;在全县创新开展“白话视频版”办事指南视频录制,目前已上线40个视频,预计9月底完成上线50个视频,助推办事“零咨询”;全面构建智惠导服“前端长效推广+全程运转保障+后端优化提升”工作机制,提升线上帮办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咨询回复总量5400余次,满意度100%;建设证书到期云提醒系统,证书到期前40天发送提醒短信,避免因证件过期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已覆盖卫生许可证、农药经营许可证等20余类证照。
三是便民事项“掌上办”。丰富升级政务服务“码”上知道,由最初的10个服务版块更新到15个服务版块,新增“白话视频”“人才政策”“体验反馈”等服务版块,“年报、养老保险缴费”等业务可在线直接办理,实现从“前端咨询到办事指南查询、视频帮办、企业人才政策、体验反馈”各环节闭环服务,扫码量共计23500余次;强化“鲁通码”推广应用,县大厅取号机、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窗口已实现鲁通码应用,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捷度。
四是人机交互“自助办”。强化自助终端运行管理持续优化功能集成,新增集成不动产业务及燃气、供热、水电缴费等便民服务功能共计35项,可实现人社、医保查询打印业务办理共计136项,个体工商户、公司企业营业执照在线申报功能可使用,在全县村、社区、相关部门开展政务服务一体化自助终端问卷调查,收回调查问卷560余次,充分挖掘汇总场景开发需求,推动自助终端用深用实。
五是主题服务“集成办”。整合优化办事流程,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主题集成服务,变“串联”为“并联”,推出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等21项法人主题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告知、一次办好”,目前,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办理122件;推行项目阶段一件事、实现“多证连发”,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对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建筑工程,推行“立项用地规划许可一件事”,一次申请可同步办理3个事项,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双证连发”率达100%;施工许可阶段,共实现施工与人防“双证齐发”10次。
六是惠企政策“一口办”。建立政策集成归口管理体系,分领域编制《惠企政策清单》,将各类惠企政策全部纳入“泉惠企”平台,全县共28个部门开通平台政策上传、解读、事项办理权限,确定40名惠企政策线上发布审核服务专员,平台共发布信息9条,发布我县企业可“免申即享”政策共两批涉及惠企政策24条;二是开发建设我县惠企政策直达平台,召开惠企政策直达平台业务工作会议,汇总各级各部门惠企政策,将政策进行标签化拆解,构建企业标签化数据库。目前,共对163项惠企政策办理事项拆解形成159项企业标签,对387家规上企业信息进行梳理收集,惠企政策办理事项拆解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