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食品工业从制造到 “智造 ”
迈入“十四五”,武汉市吹响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武汉的号角声。东西湖区坚持科技创新提能、产业转型提升,全力争创全国一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食品产业是东西湖区的传统支柱产业,食品工业产值目前已突破1000亿元,东西湖区多次获评“全国食品工业强区”。
从2002年创办,2016年在港上市,到建设10万洁净单位的自动化生产车间,近四年累计纳税18亿元,周黑鸭这一东西湖区培育的明星企业对自己的定位也发生着变化,无论是食品工业游,还是智能化工厂的不断升级,都是为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可口、卫生、方便的产品,更希望给消费者带来年轻活力的乐趣和更好的体验。
解冻、分解、卤制、分装等传统的卤味制作工艺,经由智能化的生产制造系统替代,让订单需求与制造所需原材料直接匹配,让生产工序之间衔接更紧密,同时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率。
在东西湖区的另一个明星企业良品铺子产业园,物流基地的自动化分拣系统格外忙碌。今年双十一,良品铺子的400多万个订单就是通过其在国内分布的四个物流基地分拣和运输,消费者上午下单,最快下午可以收到快递包裹。
除了现代化的仓储配送,良品铺子在研发品控上也下足功夫。每一款零食产品从概念、食材、调味,到包装、制作工艺等都是研发人员需要考虑的元素。通过研发和大数据研判,良品铺子能嗅到市场先机,掌握零食市场的主动权。伴随着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升级,零食不再仅仅满足于“好吃”的标准。
良品铺子产业园一期二标段项目正在进行竣工验收,55000平方米的最新智能物流仓主要功能是冷藏和仓储自动化配送,预计在今年12月投入使用。由于受疫情影响,整个项目工期延长了近8个月,急企业之所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医药产业建设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们上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依托东西湖区食品产业加工园区所构建的食品全产业链,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明星企业的带领下,抢抓风口、创新赋能、绿色发展。被业界称为“华中盖王”的武汉卓丰包装有限公司就迅速成长为华中地区食品包装配件细分领域最大的代工企业。
疫后重建,卓丰迎来新的发展风口。去年4月,武汉卓丰复工之后订单暴增,加上现制饮料新兴市场几何数级增长,公司订单量井喷,日产直逼1000万只。这时,武汉卓丰做出决定:投资1000万元提升纸盖产能。“放着塑料盖快钱不赚”,面对质疑,卓丰有自己的考量。总经理程园说,落地东西湖区,追求高质量成长也是企业责任的体现。
“十四五”期间,东西湖区将继续围绕“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产业,打造全国大健康特色产业集群的标杆、中部地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的引领者,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东西湖区食品企业,为实体经济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