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临商河防洪预案
商河县临商河防洪预案
商河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O一二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第二节编制原则
第三节编制目地
第四节适用范围
第五节修订周期及审批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气候概括
第二节 河道基本情况
第三节洪水特征
第四节洪水成因
第五节洪水等级划分
第六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一节防洪指挥机构
第二节防汛抗洪队伍
第四章防汛抗洪准备
第一节宣传发动
第二节组织准备
第三节 物资准备
第四节汛前检查
第五章洪水调度
第一节洪水预警
第二节 一般洪水调度
第三节现状标准内洪水调度
第四节超标准洪水调度
第五节徒骇河分洪调度
第六节德惠新河水位偏高时洪水调度
第六章洪水消退
第一节洪水预警解除
第二节工程检查维护
第三节防洪物料补充
第四节做好抗洪总结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办法》、《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及山东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鲁汛旱办电[2012]15号电《关于开展河道防洪预案修订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条例、规程及文件编制本预案。
(二)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团结协作,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2、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科学调度,最大限度的调节拦蓄洪水,增加雨水利用量,使汛期洪水资源化。
3、防汛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4、贯彻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防汛工作,实现防汛社会化。
(三)编制目的
1、实现防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防汛责任长效机制,规范防洪工作行为,落实洪水调度中各部门的责任。
3、细化洪水调度程序,提高洪水调度方案的可操作性。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为临商河商河县段防洪专项预案。
适用于临商河商河县段,用于指导临商河防洪所涉及的部门、单位、机构和设施的防洪抗洪工作。
(五)修订周期及审批
本预案每3-5年修订一次,期间可根据防洪条件任务的变化随时进行补充修订,以利防洪工作的进行。编制修订的预案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气候概括
商河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寒暖干湿四季分明,天气降水有明显季节性,特点是丰枯交替,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量最大值为990.3毫米(1962年),最小值为329.4毫米(1968年),降水具有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77.8%左右的降水集中在汛期,春、冬降水很少,仅占全年降水的22.2%。因此形成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特点。
(二)河道基本情况
临商河,起于济阳县徒骇河左岸牛王涵洞,向北在温桥进入我县穿土马河直插临邑县官庄营子洼,于大张家村南重入县境经李隆堂闸向北入德惠新河。因其穿越商河、临邑两县边界而得名。临商河于1969年春,按“64年雨型除涝、61年雨型防洪”标准开挖,排涝水位11.6米,流量88.9立方米/秒,防洪水位12.68米,流量131.2立方米/秒。
临商河自南向北流经我县境内的玉皇庙镇、贾庄镇、张坊乡、怀仁镇4个乡镇,与土马河、付太沟、备战河、沙河交汇贯通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508平方公里,县境内长度26.74公里,流域面积59.46平方公里,河道跨河建筑物22座,其中桥20座,拦河闸2座,担负我县西部玉皇庙、贾庄、怀仁、张坊4个乡镇的防洪排涝任务。
(三)洪水特征
临商河洪水主要发生于7、8月份;由于河道淤积较严重,河道比降较小,洪水涨落较慢,一旦形成洪水持续时间较长,如遇连续暴雨则会形成洪涝灾害。
(四)洪水来源
临商河洪水主要是由于流域内的连续强降雨形成径流,经沟渠汇集进入河道形成的洪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临商河本县流域内连续强降雨所汇集的洪水;二是上游济阳段流域内所汇集而成的洪水。
(五)洪水等级划分
1、一般洪水
一般洪水是河道水位低于警戒水位(设计排涝水位)时对应的河道洪水。
2、现状标准内洪水
现状标准内洪水,即控制站水位超过警戒水位,但不超过防洪保证水位的洪水,防汛进入警戒状态。
3、超标准洪水
超标准洪水是指各控制站水位超过防洪保证水位的洪水,防汛进入紧急状态。
(六)存在问题
1、水患意识淡薄,抢险经验少。临商河是县属河道,由于多年未发生较大洪水,加上各级行政领导的轮换,现任干部又比较年轻,相对缺乏抗洪抢险经验,造成沿河乡镇领导、群众水患意识较差,防洪抗洪经验少。
2、河道原设计标准低。根据1951年以来的降雨资料,对“64雨型”排涝、“61雨型”防洪标准按频率进行核算,临商河除涝标准为3—4年,防洪标准为5—10年一遇。造成原设计标准排水模数偏小、设计雨量及洪峰量偏小。
3、工程老化淤积严重。一是临商河有拦河节制闸2座运行多年,工程老化严重、启闭设施陈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洪水的调度。二是根据测量资料分析河道淤积严重,河道蓄水、泄洪能力大幅降低,据测算现状河底比设计河底高出1.5米,泄洪排水能力降低40%以上,严重影响了洪水的下泄。
三、组织机构
(一)防汛指挥机构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内河防办负责临商河的防汛抗洪工作,全面负责协调临商河洪水和工程的调度,主持防汛会商,县防指相关成员参加。要求根据上级防指和县防指指示精神检查落实汛前准备情况及各相关部门的准备情况,以及抗洪抢险中指挥调度工作。
(二)防汛抢险队伍
防汛抢险队伍按照专业技术人员与群众队伍相结合、军民联防的原则由常备队、抢险队、后备队、机动抢险队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巡堤查险、报险、除险、配合清障及时封堵病险涵闸等穿堤建筑物,遇险情听从指挥及时投入抢险工作。常备队外的防汛队伍一般由当地乡镇政府防汛指挥机构负责于每年6月1日前全部组织落实。一般是以沿河乡镇为主,组织青壮年或民兵上堤防守。由县防指和县人武部统一指挥调度,以应对抗洪抢险的各类突发性险情的排除,抢运各类防汛抢险物资及防汛抢险物资储备,进行防汛抢险的技术指导等项任务。
四、防汛准备
(一)宣传发动
大力宣传防汛抗灾的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多年防汛抢险的经验教训和抗洪减灾成就,从而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增强抗洪减灾意识,树立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思想。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做到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同时要加强法制宣传,张贴印发有关防汛工作的法规、办法,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二)组织准备
1、建立健全防洪机构和办事机构。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分工包河道、险工和工程。落实防汛值班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收集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当好领导的参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及时报告上级防办。
2、做好水情测报传输和汛情通信组织准备工作。
(三)物资准备
1、物料储备。我县防汛物料主要是以号料为主,县防办将物料储备指标分配到沿河乡镇,由乡镇落实群众号料工作,由专人负责并将物料储备情况登记造册上报县防办。同时县防办分别与法瑞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商河县贾庄镇编织袋厂签订了15吨铁丝和19.2万条编织袋的购货合同,货物分别储存在法瑞纳公司和编织袋厂。并购买储备铁锹、雨具、照明、救生、通讯等防汛抢险设备。防汛物料由县防指统一调度,任何储备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
2、备料标准。按《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8—2004)执行。
3、物料的调配。如遇较大险情,需要运用储备物料,必须先向县防指请示,县防指下达调度指令方可动用。需要从其他储备单位调拨物资时,由县防指根据出险程度,从就近储备点调拨支援。县防指负责调拨物资的收料保管,并在险情排除后,将剩余物资收回保存。抢险损耗的物料,在次年汛前要足额补齐。
(四)汛前检查
1、物料检查
(1)汛前将本单位物料情况填表上报,供领导决策、调度使用。
(2)落实防汛物资。每年汛前,要对防汛物料进行检查,对不足或损坏的要及时补齐。对群众号料在汛前按户登记造册,挂牌号料,落实地点、数量和运输措施。
2、工程检查
为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汛期安全运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汛前对河道水工建筑物进行检查,桥梁、涵闸运行情况逐项检查,对启闭设施实行除锈保养,进行试运行,使其达到启闭灵活,保证汛期安全运行。
3、清障
每年汛前要及时清除河道行洪障碍,对病、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做好迎战洪水的准备。
五、洪水调度
(一)洪水预警
当洪水发生时,县防办根据所掌握的洪水情况进行分析划分不同的洪水等级、进行洪水预警,在报请县防指总指挥或常务指挥批准签署后进行发布,用以动员指挥沿河各乡镇办各相关单位的防洪抗洪工作。
(二)一般洪水调度
1、防御措施
(1)当发生一般洪水时,县防指及包河道工程负责人立即上岗到位,组织队伍,指挥防守,并充分做好防大汛的各项准备。抢险队要集结待命,随时准备上堤抢险。落实防汛物料和调运车辆、路线和地点。
(2)常备队和河道管理人员全部上堤,封堵病险涵闸,清除滩地高渠、顺堤渠、阻水树木和房屋等。加强险工段察看,发现险情及时处理。缺口处,及时调集设备、人员、物资,做到随时堵复。
(3)县防办要坚守岗位,昼夜值班,密切注视水情和天气情况,及时收集雨、水、工情和灾情,及时上传下达各种指令和汛情信息。
2、险情分析
可能出现病险涵闸渗水、漏水,可能发生洪水倒灌或闸门提不开,影响涝水排入河道,部分堤段可能发生淘刷、堤岸坍塌等险情。
3、一般洪水调度
发生一般洪水时,原则上不外调洪水,根据降水、洪水及工程蓄水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合理科学的进行洪水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调蓄洪水,使洪水资源化,具体是:利用临商河潘庙闸、李隆堂闸进行拦蓄调控;开启温桥闸、大张家闸、河西吴闸,利用土马河、付太沟、沙河上游进行拦蓄调控。如洪水上涨则通过开启李隆堂闸向德惠新河泄洪。
(三)现状标准内洪水调度
1、防御措施
(1)当发生标准内洪水时,县防指及包河道工程负责人立即上岗到位,组织队伍,指挥防守,进行抢险救灾工作。抢险队要集结待命,随时准备上堤抢险。落实防汛物料和调运车辆、路线和地点,并做好群众转移各项准备工作。
(2)常备队和工程管理人员全部上堤,封堵病险涵闸,清除滩地高渠、顺堤渠、阻水树木和房屋等。加强险工段观察,发现险情及时处理。缺口处,及时调集设备、人员、物资,做到随时堵复。后备队要做好抢险准备。
(3)县防办要坚守岗位,昼夜值班,密切注视水情和天气情况,及时收集雨、水、工情和灾情,及时上传下达各种指令和汛情信息。
2、险情分析
当发生标准洪水即达到设计洪水水位时,河道洪水上滩,堤防临水。滩地水深0.5—1.0m之间,个别低滩在1.5m以上。薄弱堤段、缺口可能出险,危及沿河村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个别堤防缺口段和桥梁引道缺口处,成为威胁堤身安全的隐患。
3、洪水调度
当洪水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还没有超过防洪保证水位时要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充分泄洪,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具体是:开启潘庙闸、李隆堂闸向德惠新河泄洪。必要时开启大张家闸通过付太沟、备战河进行分洪;开启河西吴闸通过沙河进行分洪。
(四)超标准洪水调度
1、防御措施
(1)、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各级行政首长按照《防洪法》的规定可以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并有权调用辖区内一切人力、物力参加抗洪抢险,决定采取有利于安全行洪的必要紧急措施。县防指及包河道工程负责人立即上岗到位,组织队伍,指挥防守,配合省防指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县防指抢险队要集结待命,随时上堤抢险。落实防汛物料和调运车辆、路线和地点,并转移可能受洪水威胁的群众。
(2) 抢险队、常备队、后备队全部上堤,封堵病险涵闸,清除滩地高渠、顺堤渠、阻水树木和房屋等,并及时关闭下游涵闸,以防止洪水倒灌,造成内涝。加强险工段观察,发现险情及时处理。缺口处,及时调集设备、人员、物资,做到随时堵复。
(3)县防办要坚守岗位,昼夜值班,密切注视水情和天气情况,及时收集雨、水、工情和灾情,及时上传下达各种指令和汛情信息。
2、险情分析
此时河道处于超保证水位状态下运行,洪水全部上滩,堤外大面积积涝成灾。
3、洪水调度
当洪水超过防洪保证水位时,防洪处于紧急状态,此时河道处于高水位状态下运行,洪涝灾害已经发生,这时的洪水调度应尽快的抢排洪水,最大限度的减少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全部开启潘庙闸、李隆堂闸将洪水抢排入德惠新河。同时开启土马河温桥闸、石桥闸通过土马河分洪;开启大张家闸、李河沟闸通过付太沟向商中河进行分洪;开启河西吴闸通过沙河进行分洪。以确保洪水能尽快下泄回落。
(五)徒骇河分洪调度
当徒骇河洪水位涨漫须通过临商河进行分洪时,应开启潘庙闸、李隆堂闸将洪水排入德惠新河,必要时可开启土马河上的温桥闸通过土马河分洪,开启沙河上的所有闸通过经通过改碱河、商东河、沙河分洪。
(六)德惠新河水位偏高时洪水调度
当德惠新河水位偏高时向德惠新河泄洪缓慢产生顶托现象,甚至出现洪水倒灌,应立即关闭李隆堂闸,通过备战河进行分洪;开启沙河上节制闸通过沙河、改碱河、商东河进行分洪。
六、洪水消退
(一)洪水预警解除
当洪水由超标准紧急状态回落至标准内洪水警戒状态时,在不出现新的险情且工程状况稳定情况下,由行政首长依法宣布解除防汛紧急状态。但防汛抗旱指挥部主要领导及抢险队要继续坚守岗位,不可撤离。
(二)工程检查维护
当洪水开始消退时,要加强迎水坡的观察,绝不能麻痹大意,发现塌坡时及时抢护,防止出现大的险情,密切关注重点堤段和险工险段的情况,同时对水毁工程进行及时抢修,防止因洪水回落造成新的险情。
(三)防洪物料补充
防洪抢险工作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洪水结束及时归还、补充、补偿或作其他处理,以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洪水。
(四)做好抗洪总结
抗洪结束后,县防指要写出防洪抢险工作总结,对洪水过程进行调查,总结抗洪抢险的经验、水毁工程情况、物资消耗情况、防汛队伍调用情况等,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