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三农>三农服务>林业

林下芦花鸡养殖技术

时间:2015-09-11 10:14
浏览量:
字号:

林下养殖的芦花鸡肉质鲜嫩,味美可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标准的提高,原有肉用鸡和部分蛋鸡逐步被市场淘汰,像芦花鸡这样的优质小体型肉蛋兼用型品种,符合现代人要求的无公害食品标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放养季节与初期放养注意事项。

芦花鸡放养最好从春季开始至秋后结束。开始放养时要选择天气晴朗无风,在中午前后让鸡到鸡舍附近活动1-3小时。以后逐日延长放养时间,一直到芦花鸡适应林下环境时即可全天候放养。太阳落山前应将鸡召回鸡舍。

二、补饲。

一般在鸡舍内或附近补饲。放养第一周早、中、晚各喂1次,第二周中午、晚上补喂1次。以后每天早上放牧前不喂,迫使鸡只外出觅食,中午酌情补喂1次,晚上根据鸡只嗉囊充盈度而确定饲料补给量,让鸡吃饱。补饲一般用五谷杂粮、糠麸及人工饲养的蚯蚓、昆虫等。为使鸡群定时归巢和方便管理,补饲时采用吹哨子或敲饲料桶的方法训练召集鸡群。

三、供水。

放养鸡采取自由饮水方式供水。除在鸡舍内设置饮水器外,在放养区域内分散放置适量饮水器,饮水器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四、光照诱虫和人工繁殖昆虫喂鸡。

夏、秋季节,夜间可在鸡舍前安装灯泡诱虫让鸡捕食,以补充鸡只动物性蛋白质之需。也可采用人工繁殖昆虫的方法补饲,具体作法是在林间地上挖宽约1.5米、长1.8米、深0.5米的土坑,底铺一层稻草,其上铺一层豆腐渣,然后再铺一层牛粪或干猪粪,面上盖一层泥土。每天浇一盆洗米水,一周后即可生虫,翻开让鸡啄食即可。食完再盖好泥土,照样浇洗米水可继续生虫利用。这是一种既解决鸡只动物性蛋白质不足,又达到翻耕林间土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一举两得的方法。

五、疾病防治。

鸡是经济动物,当鸡只发病后治疗费用超过自身经济价值就没有意义。因此,林下养芦花鸡的疾病防治主要是搞好防疫卫生。一是每天清扫鸡棚及附近鸡粪,保持饲料、饮水卫生。二是定期用草木灰、生石灰或复合酚、碘制剂、氯制剂等消毒药物对鸡舍、环境等进行消毒。三是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四是定期用球虫粉和肠道广谱驱虫药,驱除线虫、球虫、绦虫等寄生虫。

六、林地净化。

林地养芦花鸡2年后,要停止养鸡1-2年,进行翻耕消毒,让林地自然净化,待恢复长草后再放养芦花鸡。

七、合理催肥,适时上市。

当芦花鸡达到120日龄以后,可适量增加玉米、小麦、谷物等能量饲料催肥。当芦花鸡生长至150天以后,

肥度适中时,就可结合市场价格适时上市,先出售公鸡,再出售母鸡。这时鸡肉中的营养成分、芳香物质、鲜味素的积累已经达到含量标准是体重、质量、成本三者的最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