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宏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司概况
公司是民营股份制企业,位于商河县贾庄镇商业街44号,占地面积323亩(国有出让),现有职工826人,属中型涉棉加工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纺纱、织布、针织服装加工,棉花收购加工等。公司前身为1993年成立的济南市第十四棉纺厂,隶属县供销社,2000年5月改制,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4月被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
公司先后荣获“济南市工业企业50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质量免检证书”、“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济南市出口创汇先进企业”、“济南市十佳民营企业”、 “济南市AAA级信用企业”、“济南市A级纳税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通过了IS09002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纱布类产品获全国供销总社名牌产品和济南市名牌产品称号(齐鲁宏业及思力牌),并获济南市优秀管理成果三等奖, 2001年来,连续六年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2010年5月被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批准成为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名称为:国家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纱线产品开发基地。2011年公司被评定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被《中国纺织报》评为“中国纺织50强企业”。
(二)内部结构
1、股权结构。公司改制成立时注册资本3800万元,2005年进行股权转让, 2011年追加注册资本至5000万元。具体见下表
历次股权变动情况明细表单位:万元、%
时间 出资人 |
2000年 |
2005年 |
2011年 |
|||
出资额 |
占比 |
出资额 |
占比 |
出资额 |
占比 |
|
山东省商河宏业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3600 |
94.74 |
1976 |
52 |
3176 |
63.52 |
山东省商河县食品集团总公司 |
50 |
1.32 |
/ |
/ |
/ |
/ |
济南市商河县地毯厂 |
50 |
1.32 |
/ |
/ |
/ |
/ |
山东省第五棉油加工厂 |
50 |
1.32 |
/ |
/ |
/ |
/ |
山东省商河县第一棉油加工厂 |
50 |
1.32 |
/ |
/ |
/ |
/ |
李汉典 |
/ |
/ |
/ |
/ |
884 |
17.68 |
李汉利 |
/ |
/ |
190 |
5 |
150 |
3 |
李希波 |
/ |
/ |
/ |
/ |
100 |
2 |
纪佃海 |
/ |
/ |
114 |
3 |
100 |
2 |
王占东 |
/ |
/ |
114 |
3 |
/ |
/ |
泉明方 |
/ |
/ |
114 |
3 |
/ |
/ |
楚秀兰 |
/ |
/ |
114 |
3 |
/ |
/ |
牟德宏 |
/ |
/ |
/ |
/ |
100 |
2 |
王育新 |
/ |
/ |
/ |
/ |
100 |
2 |
孙松泉、王世勇等31人各出资38万元,各占比1% |
/ |
/ |
1178 |
31 |
/ |
/ |
李汉顺、王清亮等39人各出资10万元,个占比0.2% |
/ |
/ |
/ |
/ |
390 |
7.8 |
合计 |
3800 |
100 |
3800 |
100 |
5000 |
100 |
注: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时冠名为商河宏业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04月25日变更为商河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09月05日变更为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2、组织结构。公司具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经理负责日常生产经营管理,重要事项决策由股东会集体研究决策,并按规定决议表决。内部各职能部室包括产品质检部、生产技术部、纺纱车间、销售部、供应及仓库、经营考核部、财务部、棉花加工车间、棉花收购,办公室、人力资源等。
(三)经营者素质
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李汉典,男,汉族,1954 年出生,商河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经济师。1972年参加棉花企业工作,先后任商河县第五棉花加工厂技术员,副厂长,济南市第十四棉纺厂厂长,商河县供销合作联社副主任等职,2000年5 月任公司董事长、经理兼党委书记,个人信用良好,管理经验丰富。
财务负责人李希波,男,现年39岁,本科学历,助理会计师,1996-2002年在商河县信用社工作;2003-2004年6月在山东齐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作;2004年7月至今在公司主管财务工作,业务经验丰富,信誉良好。
二、经营情况
(一)主要产品
公司产品及品牌主要定位于功能性差别化产品,注册了 “舒爽雅”、“舒暖雅”商标。目前,公司主导产品为精梳、普梳纱线、CVCJ45、天丝系列、绢丝系列、涤纶系列、黏胶系列、晴纶系列、亚麻系列、木代尔系列、羊毛系列等350种产品(7S-30 占比30%、30S-40 S 占比30%、40S-50 S 占比20%、50S-60 S 占比15%、60 S以上 占比5%),以上产品均已达到世界乌斯特公报5%的水平。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10年公司申请并受理的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有7个功能性差别化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有4项成果通过了济南科技成果鉴定。
(二)原材料购进环节
公司生产棉纱所用的原料主要由原棉、功能性纤维等。原棉主要源于企业周边地区、新疆地区及国外进口;功能性纤维主要来源于内蒙、吉林、上海、日本、英国等。多年来,公司与国内河间国欣棉业有限公司、山东省棉麻有限公司、赖因哈特公司、青岛鑫鲁棉纺织公司、路易达孚(北京)贸易公司、滨州维嘉等上游企业建立了成熟的合作关系,购进符合生产需要的原棉、进口棉、功能性纤维,原料来源充足。
(三)生产加工环节
目前公司有18万纱锭,2592头气流纺(德国赐来福全自动),自动络筒44台,清梳联3套,精梳机7套,年产纱线2万多吨,消耗皮棉及功能性纤维等原材料2.5万吨。拥有仓房15000平方米,钢筋大棚垛位20000平方米,能够一次性存储棉纱、差别化纤维、皮棉等12000吨。近年来,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近2000 m2技术研发大楼,包括国内先进的200m2恒温恒湿实验室,购置了国际先进的瑞士乌斯特试验仪器,配套完善了前纺生产设备,满足了差别化产品“多品种、小批量”要求。按32支纱标准产量折算,2010、2011、2012年前5个月达产率分别为96%、98%、99%。
近年来,公司主要产品从纯棉纱线系列逐步向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纱线系列过度,开发成功一批工艺技术注,在高难度、高比例的毛、麻、丝、绒四大系列产品开发上取得新进展。目前,公司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纱线已占全部产品80%左右 ,在全国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纱线生产企业中知名度较高,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棉纱织工业协会、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认定为国家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纱线产品开发基地。
注:公司自主研发“聚成纺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一种新型纺纱工艺,能根据不同风格和花型需要,纺出分段含不同纤维的竹节纱产品,饰纱或有或无规律地包覆在基纱上);用再生棉和其他纤维混纺的雪花纱获得国家专利(用雪花纱织成面料,如同雪花,立体感强,风格独特),各类功能纤维纱线系列产品在2012产品定货会(北京)得到广泛认可。
(四)产成品销售环节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广东、青岛、上海等地区的纺织、服装、印染后整理企业,对上述地区的销售量约占销售总量的80%以上,同一批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香港、青岛设立了办事处,近年产品产销率均在90%以上。
近年来,公司销售定位倾向于国内市场,有针对性开辟国际市场.聘请在日资企业中工作十余年的营销人员为销售副经理,通过积极运作,成功进入了日本高端市场, 同日本旭化成、日本茉莉林、日本蝶理、丰田通商、日本东丽、美国奥伯尼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了销售市场。
三、竞争优势
1、资源优势:地处优质棉产区,有丰富的原棉资源。公司拥有棉花收购加工经营权和足够的生产能力,可以大幅度降低原料成本,保障原料品质。
2、技术优势:装备精良,工艺先进,技术人员素质高,拥有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始终控制在国内领先水平。公司聘请全国新型纤维研究开发的带头人为企业副总,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自主研发成功了几百个差别化、功能性新产品。大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产品质量优势:公司不断投巨资进行技术改造,使技术装备水平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关键工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使产品质量指标长期保持在乌斯特公报5%以内水平,先后获得济南市名牌、山东省名牌和山东省著名商标,纱线类产品获得国家免检,纯棉针织系列纱线连续被中国棉纺织协会和针织协会评为“用户信得过优等产品”。
4、安全、环保、节能优势:公司投资上千万元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年节电达到800多万度,节煤1000吨,节水15万吨,节约成本700余万元;投资上百万元,对国产自动络筒机主风机进行变频改造,节电率为24.89%,年节电226万kwh,节约资金153万元,该技术于2008年5月28日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获济南市2008年专利奖;投资近千万元,对生产空调系统进行综合技术改造,在二十几个大型轴流风机上采用航空风叶专利技术,单机耗电降低20%以上;将车间的送排风设施进行改造;在喷淋系统上采用变频水位感应控制技术,使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耗水量不足原来的10%。在上百个大型电机上加装变频器,调整皮带轮直径等。连续多年全面完成了市、县下达的节能目标,折标准品单位能耗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获得济南市政府授予的“2008年济南市节能先进企业”称号。2011年公司投资400多万元对生产车间外墙进行保温处理,即美化了环境又使生产车间的冬季平均温度提高4-5度,每年可节燃煤上千吨。
5、环境优势:当地政府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优良服务和政策支持,积极创造和协的软环境。公司做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企业,在为经济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获得相应的收益。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每年可获得国家的进口棉花配额,为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奠定了基础。
6、团队优势:有一支良好的管理层团队,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所处县区及周边区域,皆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企业规模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支持。
截止2012年7月底公司资产5.86亿元,年预计实现收入10亿元,利税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