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树木养护管理的几点意见
一、加土扶正
新栽树木近期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树干动摇倾斜的应松土夯实。树下泥土下沉缺土的,应及时覆土填平,防止雨后积水引起烂根。树下泥土堆得过高的要耙平,防止深埋影响根系发育。对于倒伏的树木必须扶正踏实。
二、浇水、排涝
遇天气干旱,要结合秋种浇水,使土壤与根部紧密结合。每次浇水都应浇透。夏季浇水应在早晚进行,中午气温较高,枝叶蒸腾旺盛,如骤然浇水,降低了土温,会抑制根系的吸水能力,破坏树木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导致树木萎蔫。浇水的水质以河水、雨水、井水、自来水为宜,切忌使用工厂排出的废水及其它污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三、松土除草
因降雨、浇水及人畜走动等原因,常使根旁泥土板结,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同时,树下的杂草与树木争夺水分、养分和生存空间,也严重影响树木生长。所以松土除草是养护管理的基本措施之一。
除草结合松土进行,要注意不能过深或过浅,过浅达不到应有效果,过深会伤及根系。松土深度一般在6~7厘米为宜,松土时要把生长在表土里的浮根切断,促其向下扎根,深根可抗旱抗风。松土除草的方式应视地势、土壤、树种等相关条件而定。通常树根附近松得浅些,树根外围可深些;树小浅些,树大深些;沙土浅些,粘土深些;夏秋季浅些,冬季深些。在生长季节,一般15天左右应松土除草一次,根据“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
四、剥芽修剪
新栽树木树干、树枝上会萌发出许多嫩芽、嫩枝,使树木生长不能挺直,树冠生长不均匀,并消耗大量养分。为使树木生长茁壮,可用手随时摘除多余的嫩芽,这叫“抹芽”。在树木生长期间,对生长部位不得当的枝条也要剪除,使树冠能生长均匀和通风透光。如发现新栽树木有枯萎趋势,此时应毫不犹豫地采取强修剪措施予以抢救。对于行道树,在生长期间要随时修除影响架空电线、交通、建筑和其它公用设施的枝叶。树木落叶休眠后,对主枝上生长过密的侧枝也要适当疏去,并剪掉枯枝、烂枝和有虫卵或损伤的枝条,一般情况下不宜强度修剪。
修剪树木的工具必须锋利,使剪口平滑。大的树枝锯除后,最好在剪口上涂抹防腐涂剂。
五、施肥
为使树木生长良好,枝叶茂盛,施肥是重要措施之一。有计划地施一些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形成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增进土壤肥力。新栽树木在栽种前,可结合挖坑换土,在挖好的坑底施入腐熟的堆肥、粪肥等作基肥。如在生长季节施肥,由于新栽树木的根系幼嫩,肥料不能过大,否则反而会影响树木生长发育。
六、防治病虫害
病虫防治应以“防重于治”为原则,加强预防工作。及时修去苗木病虫枝叶;同时做好松土除草、修剪、施肥等一系列养护管理工作,创造树木生长的优良条件,增加树木抵抗病虫的能力。
病虫害盛发季节,要勤加检查,当病虫密度超过允许限度时,要及时喷药防止蔓延。树木的害虫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刺蛾、袋蛾、天牛、金龟子、木蠹蛾、卷叶蛾、蚜虫、蚧壳虫、红蜘蛛、梨网蝽以及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常见病害有黑斑病、叶斑病、锈病、褐斑病等。还有一些由于土壤、气候关系或管理不善而发生的生理性病害等。
七、留足营养带
林下间种农作物,特别是高杆农作物的,要留足营养带(盘),以保证树木有充足的生长空间;一般营养带宽在1米以上、营养盘在1平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