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庄镇林下养殖地生金
贾庄镇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扶持、服务跟进等多项措施,积极发展林下特色养殖,既解决了林下土地资源闲置问题,又实现了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的双赢,昔日闲置的林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生金地”。
在贾庄镇河沟村南茂密的树林里,一声声鸡鸣打破了宁静,给这片树林带来了无限生机。树林深处,隐藏着临沂鲁蒙集团最大的芦花鸡、黄鸡种鸡养殖基地——贾庄镇河沟村笨鸡养殖场。主人张静正跟工人们给鸡喂水和专门给这些笨鸡准备的“营养餐”。张静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笑着说:“放心吧,这不是饲料,是我专门为这些笨鸡用麸皮养的蝇蛆。这种蝇蛆富含抗菌肽,鸡吃了之后可以提高免疫力,不得病,而且还含有高蛋白,特别有营养。我的鸡都是散养在树林里,主要靠捕捉昆虫、采食绿叶青草和这种蝇蛆为食,一般需要5个月左右才能出栏,一只就能卖到五十多块钱呢。”
笨鸡,学名叫华北柴鸡,喜欢在树林里或者灌木丛中生活。杂草还有小昆虫之类,是它们最爱吃的食物。这种鸡野性较强,一般以散养为主。散养的华北柴鸡,活动量大,生长周期长,虽然价格较昂贵是普通肉食鸡的2-3倍,但是由于肉质和口感比普通肉食鸡好的多,而且不喂任何添加剂,有利于人体健康,倍受人们喜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张静介绍说:“我刚开始是养鹅,后来发现笨鸡的价格和销路要比鹅好的多,就开始试着养笨鸡了。去年第一批上了2000只鸡苗,一下子就赚了2万多元,我一看效益真不错,就在村委会的协调下承包了50亩林地,村里给接上了水和电,第二批就上了一万只鸡苗,现在我的存栏量达到2万多只,才养了一年笨鸡,就已经纯赚20多万元,笨鸡蛋价格接近普通鸡蛋的两倍,卖鸡蛋一年还能收入 10多万元,效益非常好。”
林下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生事物,林地植被丰富,空气清新,夏季凉爽舒适,冬季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动物生长。鸡在林子里散养,鸡粪可以直接肥树,林“养”鸡、鸡“育”林,长期得林,短期得利,不用额外占地,是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共赢互利。张静说:“我是从临沂鲁蒙集团进的鸡苗,他们来考察过后,发现咱们这里林地资源丰富,环境好、政策好,决定把芦花鸡和黄鸡的种鸡繁育养殖基地放在我这里,现在我一年的合同就有十万只,自己养不过来,就发展了十多户村民跟我一起养笨鸡,大家一起致富。”
看到农民认可了林下养殖这条道,贾庄镇借机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每建一个占地1亩以上的特色养殖小区,给予奖励1万元,同时在调地、贷款、防疫、技术指导、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服务,鼓励农民进行林下绿色生态养殖,发展立体经济,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在多个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全镇已发展林下养鸡、养貉、养狐狸、养兔等特色养殖小区30余处。(转自《新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