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种植大乡的特色生态建设路
三、四月份里,张坊乡又新植了2000亩的薄皮核桃。至此,该乡薄皮核桃种植面积已达8000亩,成为名符其实的黄河以北最大的薄皮核桃种植地,这个乡以推进薄皮核桃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建设之路。
如何既能实现乡村绿化、净化、美化,打造宜居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呢?以前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但增收缓慢的张坊人经常思索这个问题,这也成为该乡调整种植结构的大事。该乡结合土质、气候、水利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座谈,选中了薄皮核桃种植,薄皮核桃耐旱、易活,种植3年左右就可结果,5年左右就可见经济效益。在对造林规划、地形整理、苗源等方面制订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后,他们采取会议发动、现场观摩学习、政策推动等方式,分组、分片到有关村开展调查研究,与群众座谈交流,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手把手为群众算清经济账,算林业生产与粮食种植效益的对比帐,特别是种植核桃树的经济账更是让群众心动。
眼睛看到的最有说服力。张坊乡组织管区书记、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代表到章丘等地参观学习绿化和平原核桃栽植经验,通过实地感受绿化效果和栽植大户近几年的生活变化,充分调动起群众种植核桃林的积极性。通过广播、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等多种灵活形式做好核桃种植宣传工作。为让群众吃上定心丸,乡政府又与种植户签订了《树林管理及产权协议》,乡与村、村与农户之间也层层签订合同,把植树和管护任务分解落实到村,有效避免工作被动应付、“只管栽不管活”的问题。
掌握栽植技术是提高成活率的基础。为确保群众掌握种植技术,该乡专门从青州市等地聘请核桃种植专家举办核桃种植技术培训班6期,共培训果农1000多人次,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打点、统一挖坑、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打营养盘(畦)、统一盖膜模式开始种植核桃。同时,该乡还建成了占地20亩的精品核桃示范园,聘请专家到地头现场指导,传授技术。为确保成活率,该乡组建了专门的护林工作队,对重点绿化工程及全乡新植树木进行巡回看护,确保林木存活率。目前,新植核桃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保存率达到98%。
为确保核桃树早日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张坊乡开始着力打造区域种植名牌,2010年已经注册了“张坊核桃”国家级地理商标。为扩大知名度,这个乡又在王洪九、小孙家、东王、西杨、树家、老杨、南张7个村的济商高速公路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全部种上了薄皮核桃,在张刘路、李马路、商怀路(张坊段)、贾怀路(张坊段)打造出了“4条绿色通道长廊”。 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知名度的提升,该乡又着手打造采摘观光业,制订出了《依托经济林, 做靓旅游业》的生态农业观光方案,按照方案,张坊乡以核桃为依托的生态观光采摘业将成为该乡生态建设和农民致富的又一引擎。(转自《新商河》)